波兰电影

    波兰电影 : 1896年波兰开始有电影放映。1908年以前,电影放映只是作为戏剧演出的附加节目,后来才逐渐移到专门场所去放映。当时波兰没有自己的制片基地,电影工作者都是和外国人搞合作拍片的。
  早期波兰电影  1910年,波兰建有近200家影院,同时,电影公司也开始出现,其中影响最大的、产量最稳定的是斯芬克斯公司。到1914年,影片产量已达14部,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又减至5~7部。1910~1918年间生产的影片,主要是改编本国的文学作品,如《罪恶的历史》(导演A.别德那尔契克)、《上帝的法庭》(导演S.克那凯扎瓦斯基)、《密尔·叶佐福维奇》(导演奥斯托亚-苏尔尼茨基)以及一些情节剧和喜剧。
  1918年波兰第二共和国成立后,地主资产阶级政权仅仅资助拍摄宣传政府政策的影片。一时间,电影的内容主要是宣传军国主义、民族主义和反共思想。由于通货膨胀、失业,人民生活水平下降,电影观众人数锐减。影片产量也从1921年的17部跌至1925年的 5部。1926年后,影片产量有所提高,内容也开始涉及资产阶级地主国家制度方面的问题。这一时期主要作品有《乐土》(1928,导演A.赫茨、Z.格尼亚道夫斯基)、《塔台乌施先生》(1928,导演R.奥尔登斯基)、《春的前夕》(1929,导演H.沙格)、《警察局长塔吉耶夫》(1929,导演J.加尔丹)等。
  1933年,波兰生产了第一部有声片。1934年议会通过"关于影片及其传播的规定",加强了对电影的审查,加重了税收。30年代,电影生产几乎全部表现出商业性。不仅喜剧、情节剧、侦探剧如此,就连一些历史题材片也为追求票房价值而违背历史真实。甚至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片也不忠实原著。在改编片中,只有《玫瑰》(1936,导演J.列切斯)没有歪曲原著揭示的社会矛盾,保持了原著的鲜明的形像。列切斯的其他作品,如《年轻的森林》(1934)、《来自诺沃立诺克的姑娘》(1937)、《界线》 (1938)等片则显示出一定的专业技巧和思想艺术水平。 而《生活的判决》( 1934,导演加尔丹)、《风险》(1938,导演E.常卡里斯基、K.邵洛夫斯基)、《砾石》(1938,导演加尔丹)等片则表现出现实主义与民主的倾向。
  1939年9月,希特勒占领波兰后,电影生产完全停顿,只有A.鲍赫杰维奇领导的一个人数不多的地下电影小组拍摄一些报道战况的纪录片。
  波兰民主共和国电影  1945年11月13日波兰人民民主政权建立后,电影事业立即实行国有化。战后第一个10年,波兰电影作为一门艺术开始了一个新阶段。人民的历史经验和爱国主义,英勇的战斗经历和苦难遭遇确立了电影的题材和样式。这一时期的重要作品有《禁唱的歌曲》(1947,导演L.布齐柯夫斯基)、《华沙一条街》(1949,导演A.福特)、《最后阶段》(1948,导演W.雅库鲍夫斯卡娅)、《钢铁的心》(1948,导演S.马尔诺维奇)、《不屈的城市》(1950,导演J.扎日茨基)。这些影片反映了波兰人民英勇抵抗法西斯的光辉事迹。40年代末,电影工作者开始转向现代题材的创作。这时期的主要作品有《珍宝》(1949,导演布齐柯夫斯基)、《最初的日子》(1952,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村社》(1952,导演J.卡瓦列洛维奇、K.苏米尔斯基)、《广场奇遇》(1954,导演布齐柯夫斯基)、《华沙首次演出》(1951,导演J.雷布柯夫斯基)、《肖邦的青年时代》(1952,导演A.福特)等。
  从50年代中期起,波兰电影创作开始了一个新阶段。影片产量不仅逐年有所增加(1953年 3部、1957年16部、1960年23部、1977~1978年达30部),在生产体制上也发生了变化,成立了独立的创作集体,而且在创作上也出现了新的倾向,如在表现第二次世界大战题材时着重表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创伤,表现人民在抵抗运动中蒙受的灾难和损失、个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与价值;赋予英雄主义以新的解释,表现个人在历史事件中是自觉参加或被动卷入等。这类作品有《世界大战的真正结束》(1957,导演卡瓦列洛维奇)、《第三交响乐(英雄)》(1958,导演A.蒙克)、《一代人》(1955,导演A.瓦依达)、《下水道》(1957,导演瓦依达)等等。表现两种意识形态冲突的影片有《渣滓与钻石》(1958,导演瓦依达);反对官僚主义和教条主义的影片有《铁轨上的人》(1956,导演蒙克)、《天使修道院的嬷嬷约安娜》(1961,导演卡瓦列洛维奇)。还有对当代社会阴暗面进行抨击,反映垮掉的一代青年的影片,如《夜车》(1959,导演卡瓦列洛维奇)、《水中刀》(1962,导演瓦依达)、《爱娃要睡觉》(1958,导演T.赫米列夫斯基)、《套圈》(1958,导演W.J.哈斯)、《一周第八天》(1958,导演A.福特)等等。这些作品不仅在剧作原则、造型与风格处理上略具特点,而且它们也反映了创作者不同的艺术观念和创作思想。这些创作者和作品被称为"波兰电影学派"。
  60年代后,电影创作的特点是探索新的生活素材和能够体现这一素材的形式。主要作品有《要是有人知道》(1966,导演K.库茨)、《瘦弱的人及其他》(1967,导演H.克留芭)、《马切乌什传记》(1968,导演V.列申斯基)。此时期部分电影创作者着重改编本国经典文学作品,如《法老》(1966,导演卡瓦列洛维奇)、《在萨拉高斯找到的手稿》(1965,导演哈斯)、《玩偶》(1968,导演哈斯)、《沃罗德耶夫斯基先生》(1969,导演J.霍夫曼)、《桦树林》(1970,导演瓦依达)、《婚礼》(1973,导演瓦依达)、《乐土》(1975,导演瓦依达)、《在沙漠和密林之中》(1973,导演V.什列什茨基)、《洪水》(1974,导演霍夫曼)等等。
  70年代,波兰电影工作者着重创作现代题材作品。他们把注意力放在人与社会的新的联系上。一些影片的主题是人对社会应负的责任,工作与道德的关系。主要作品有导演库茨的《黑土地带的盐》(1970)、《王冠上的珍珠》(1972)等。
  80年代以来,波兰电影工作者更加深入生活,力图反映与当前政治形势有关的问题,同时也更加注意表现人的内心世界,不同的创作者表现出不同的观点和倾向性。主要作品有瓦依达的《大理石人》(1976)和《铁人》(1981)等。
  纪录电影在整个波兰电影事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密切反映现实,表现形式多样化,作品风格独特,也形成具有特色的波兰纪录电影学派。其主要创作人员有K.扎努西、E.鲍萨克、T.马卡尔琴斯基、L.彼尔斯基等。
  波兰电影事业  波兰有两个故事片制片厂:罗兹故事片厂和弗罗茨拉夫故事片厂。华沙纪录电影制片厂自1963年起也拍摄故事片。此外,还有乔鲁夫卡制片厂(建于华沙,生产纪录片、教学及军事爱国主义题材影片)、科教片厂(建于罗兹)、信号旗制片厂(建于罗兹,专事生产短片)、小型电影制片厂(建于华沙)及两个美术电影制片厂(建于别尔斯科-白雅拉和克拉科夫)。自1974年起每年在克拉科夫举行全波影视故事片电影节,自1964年起在克拉科夫举办短片电影节。
  罗兹高等电影电视学校成立于1948年,1958年它与高等戏剧学校合并,改名为席勒戏剧电影电视高等学校。该校设有电影导演、 表演、 摄影、电视、制片 5个系。一些高等学校也为电影培养专门人才。1949年波兰科学院艺术研究所设立电影史与电影理论研究部。文化艺术部与其他一些科研机构和大学,也设有电影理论研究部门。
  波兰拥有约400个电影俱乐部。出版《电影》、《银幕》、《世界电影》、《电影技术》等刊物。

为您推荐

卞奇,M.G.

卞奇,M.G. : 委内瑞拉电影演员。高中毕业后,学习了 8年古典芭蕾舞。1964年涉足影坛,处女作为《蜘蛛网》,是一部受到委内瑞拉观众欢迎的喜剧片。此后,到电视台工作了 4年。1969年到意大利,在电视剧和舞台剧里担任..

变速摄影

变速摄影 : 在影片拍摄过程中改变胶片在摄影机中正常运行速度的摄影方法。电影摄影机胶片运行的正常速率是每秒24格画面,拍摄后,以同样速率的放映机放映,银幕上人物与物体便按正常的速度运行。如果想取得某些..

波格丹诺维奇,P.

波格丹诺维奇,P. : 美国电影导演、剧作家、制片人和评论家。1939年7 月30日生于纽约州金斯顿。曾学戏剧,1959年起在外百老汇导演戏剧。60年代初,开始给纽约的现代艺术博物馆写评介美国老电影导演的文章,如J.福..

勃拉塞蒂,A.

《边城》

《边城》 : 中国彩色宽银幕故事片。北京电影制片厂1984年摄制。根据沈从文同名小说改编。编剧,姚云、李隽培;导演,凌子风;摄影,梁子勇;主要演员,冯汉元、戴呐等。影片通过民国初年湘西一个小渡口上老船夫和外..

波加契奇,V.

波加契奇,V. : 南斯拉夫电影编剧、导演。1919年 9月23日生于卡尔洛瓦茨。在创建与发展南斯拉夫民族电影事业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早年在萨格勒布研究艺术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到电台工作并创建了萨格勒布大学生..

贝尔兰加,L.G.

贝尔兰加,L.G. : 西班牙电影导演。1921年 6月12日生于巴伦西亚。年轻时酷爱诗歌和绘画。曾组织大学电影俱乐部,从事电影评论工作。1947年他成为西班牙电影研究实验学院的第一届学生。在校期间拍摄过多部16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