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格曼,I.

    伯格曼,I. :   瑞典电影和话剧导演。1918年 7月14日生于乌普萨拉一个路德教派牧师家庭,自幼酷爱戏剧和电影。在斯德哥尔摩大学读书期间,经常参加戏剧小组或戏剧团体的活动。1944年离校到南方哈辛堡市立剧院任专职导演。1944年他写出了第一个电影剧本《折磨》,1945年执导了第一部影片《危机》。此后又接连执导了《开往印度的船》(1947)、《监狱》(1949,又名《魔鬼的宠儿》)、《渴》(1949)等片。
  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初,伯格曼不仅在创作上日趋成熟,而且显示出鲜明的创作个性和独特的个人风格。他的绝大多数影片都是自己编写剧本,并往往带有明显的自传色彩,他是最典型的作者电影的代表人物。这期间他的影片接连在国际电影节上获奖,例如:《夏夜的微笑》(1955,次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第七封印》(1957,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野草莓》(1957,次年获西柏林国际电影节最佳影片奖)、《生命的门槛》(1958,同年获戛纳国际电影节大奖)、《魔术师》(1958,次年获威尼斯国际电影节特别奖)、《处女泉》(1960,获美国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犹在镜中》(1961,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冬日之光》(1963,获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沉默》(1963,获瑞典金甲虫奖)。
  伯格曼对现代电影的贡献在于:他首先把影片的中心从外在世界转向内在世界,转向探索人的内心和灵魂;其次,他是哲理电影的先驱。从哲学的角度来思考现代社会中人的境遇,探讨生命的价值和意义、生的痛苦、死的恐惧、孤独和人与人不能交流等问题,并为表现这些主题寻找独特的艺术形式和手法。
  伯格曼在哲学上受存在主义影响,在剧作方法上受现代主义影响,在人性问题上受弗洛伊德学说影响,因而他在60年代拍摄了一系列室内心理剧。如创作的《沉默三部曲》(《犹在镜中》、《冬日之光》、《沉默》)及《假面》(1966)、《耻辱》(1968)、《狼的时刻》(1968)等,这些影片不仅完全排除了故事情节、戏剧冲突,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烈的悲观绝望情绪,在有的影片里人与人已完全不能交流,唯一的交流只有性。
  70年代,伯格曼继续在影片中表现生与死、人的孤独与疏离等主题,拍出了《呼喊与细语》(1972)、《面对面》(1976)、《秋天奏鸣曲》(1978)等片。1977年,他在慕尼黑拍摄了政治片《蛇蛋》,显示了他一贯的反法西斯立场。1982年拍摄的《芳妮和亚历山大》再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外语片奖。
  伯格曼在国内有激烈的反对者。以B.魏德堡为首的一些作家、电影导演和评论家指责伯格曼脱离社会现实,故意制造有关瑞典的"拙劣神话和不加掩饰的异国情调",目的是为了出口影片。

为您推荐

伯顿,R.

伯顿,R. : 英国电影和戏剧演员。1925年11月25日生于南威尔斯,1984年8月5日卒于瑞士日内瓦。原名理查德·沃尔特·詹金斯。早年得到校长P.伯顿的教导,获得奖学金,进入牛津大学,所以他用伯顿的艺名作为纪念。1943..

博斯,D.K.

博斯,D.K. : 印度电影导演。1898年生于阿格尔布什,1971年卒于加尔各答。他为英国自治领影片公司撰写了第一部无声故事影片剧本《欲火》(1928),并扮演主角。此后,便开始电影导演工作,导演了一些深受观众赞赏的无声..

标准银幕电影

标准银幕电影 : 即常规银幕电影,或相对于宽银幕电影而称之为窄幕电影。指放映时在银幕上投影的画面宽高比为1.33:1(35毫米无声片)或 1.375:1(35毫米有声片)的电影。1893年,T.A.爱迪生在其发明的只能供单人观看的..

比利时电影

玻利维亚电影

玻利维亚电影 : 玻利维亚的第一部纪录片问世于1913年,第一部故事片《瓦拉瓦拉》(J.M.V.迈达纳导演)摄成于1929年,但玻利维亚民族电影事业却长期未得到发展,市场始终被外国电影所垄断。40年代末,以J.鲁伊斯为首的..

波佩斯库-戈波,I.

波佩斯库-戈波,I. : 罗马尼亚动画片与幻想片导演、美术家、编剧。1923年5月1日生于布加勒斯特。1974年起任罗马尼亚电影家协会主席,1960年起任国际动画片协会副主席。功勋演员、国家奖金及劳动勋章获得者。19..

波斯特,P.

波斯特,P. : 法国电影编剧。1901年 9月出生于拉萨尔,1975年卒于巴黎。波斯特原是小说家,后长期与J.奥朗希合作改编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形成一种风格。他是法国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有名望的编剧之一。他们俩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