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鲁谢夫斯基,С.П.

    乌鲁谢夫斯基,С.П. : 苏联电影摄影师、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1908年12月23日生于圣彼得堡,1974年11月12日卒于莫斯科。1929年就读于列宁格勒工程美术学院,之后又考入莫斯科苏里柯夫美术学院版画系,1935年毕业,不久转入电影界,从事电影摄影。给乌鲁谢夫斯基带来声誉的影片是《乡村女教师》(1947,导演М.С.顿斯阔依)。他运用摄影的造型表现手段──光,描绘了年龄不断变化、性格逐渐成熟的女主人公瓦尔瓦拉·瓦西利耶夫娜。
  乌鲁谢夫斯基认为电影画面不仅能表现作品内容,也还能表达摄影艺术家的内在感受、激情和创作冲动。他从不"如实地"拍摄镜头前被摄体的实体状态,而是广泛运用各种摄影艺术造型表现手段对其进行加工改造,直至成为真正自如地表述情感的艺术语言。他在影片《金星英雄》(1951,导演Ю.Я.莱兹曼)中用人工光、烟雾、篝火;在《瓦西里·鲍尔特尼科夫的归来》(1953,导演В.И.普多夫金)中运用布景纱、镜头纱和各种挡光镜改变景物光色结构,赋予银幕形像以情绪色彩。在影片《生活的一课》(1955,导演莱兹曼)和《第四十一》(1956, 导演Г.Н.丘赫莱依)中,充分利用色彩和影调烘托了环境气氛。乌鲁谢夫斯基在其后期的影片中,充分地发挥了电影运动的造型特性。他运用运动的不同形式、速度、韵律、节奏,赋予电影画面以特殊的表现力,如《雁南飞》(1957,导演М.К.卡拉托佐夫)、《一封未寄出的信》(1960,导演卡拉托佐夫)等。乌鲁谢夫斯基在其晚年还亲自导演和拍摄两部影片《再见,小马》(1969)、《歌唱吧,诗人》(1972),在对题材诗情画意的处理上又有新的开拓。

为您推荐

维尔托夫,Д.

维尔托夫,Д. :   苏联电影导演、编剧兼理论家。原名杰尼斯·阿尔卡基耶维奇·考夫曼。1896年1月2日生于比亚韦斯托克(今属波兰),1954年2月12日卒于莫斯科。曾就学于军乐学校、精神性神经病医学院和莫斯科..

吴贻弓(1938~  )

吴贻弓(1938~  ) :   中国电影导演。1938年12月 1日生于浙江省杭州。1960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后进海燕电影制片厂,在《秦娘美》、《李双双》、《北国江南》等影片中任助理导演。1978年任《于无声处》..

乌拉圭电影

乌拉圭电影 : 1896年 7月18日在乌拉圭首都蒙得维的亚放映了第一场电影,是法国卢米埃尔兄弟的影片。1898年,居住在乌拉圭的西班牙人F.奥利弗拍摄了第一部纪录片《干河自行车运动场上的自行车赛》。1909年L.阿..

维果,J.

魏鹤龄(1904~1979)

魏鹤龄(1904~1979) :   中国电影、话剧表演艺术家。1904年 1月14日出生于天津近郊贫苦农民家庭,1979年9月在上海去世。做过码头搬运工人、小贩。1928年秋,考入山东省立实验剧院,开始艺术生涯。此后他曾在许..

沃尔夫,K.

沃尔夫,K.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电影导演、编剧。1925年10月20日生于黑兴根,1982年3月7日卒于柏林。是剧作家F.沃尔夫的儿子。希特勒执政后,全家移居苏联,他加入红军,经历了第二次世界大战。1948年返回民主德国..

吴天明(1939~  )

吴天明(1939~  ) :   中国电影导演。祖籍山东,生于陕西三原。1960年中学毕业前夕考入西安电影制片厂演员剧团训练班任演员,在《巴山红浪》等影片中扮演群众角色。1974年跟随著名导演崔嵬拍摄《红雨》,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