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秋人 :
广西桂林人,卒于广州。1924年就读于广西苍梧中学,1928年担任《广西学生日报》总编辑和广西学联领导人,1929年考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随陈抱一学习油画。1932年担任上海世界书局儿童美术部编辑,同年加入由庞薰琹、倪贻德等人发起的美术社团——决澜社。1937年“八一三”淞沪抗战爆发后,南返广西,先后任南宁中学、桂林中学美术教师和桂林美术专科学校教授,组织学生从事抗日宣传活动。1942年在桂林与黄新波、郁风、叶浅予等联合举办“香港的受难”画展,并赴重庆展出,参展作品有《血债》《渔人劫》《户外铁蹄声》等。同时加入了桂林文协。1943年,组织学生参加桂林文协的《诗人与国王》一剧在西南剧展的演出活动,并撰写电影、戏剧、美术的评论文章。围绕抗战的宣传,创作了大量美术作品,可惜这些作品在战火中被毁。抗战胜利后,先后在广东省立艺术专科学校、高剑父创办的南中美术学院及广州市立艺术专科学校授课。1949年加入香港人间画会。1957年访问苏联,回国后出版《访苏风景写生》。1964年访问朝鲜,出版《访朝鲜写生》选辑。曾任华南人民文艺学院教务主任、广州美术学院副院长等职。
杨秋人20世纪30年代的油画风格倾向德国表现主义,“用笔简洁利落,色彩倾向冷调子而且擅用灰色”。从40年代所画的油画《骑楼下》中,可以看出他曾受 M.de弗拉曼克 和 A.德朗 的影响。至抗战时期,作品显露出造型夸张,色彩沉郁、单纯而有力度的艺术特色。50年代后致力于油画民族化的探索,把中国传统的笔致与西方油画的造型手法融会贯通,形成清新的绘画风格。代表作品有《失业者》《难童》《庐山风景》《水电站工地之晨》等,出版有《杨秋人油画集》。
《庐山风景》(1980,布面油画,38厘米×55厘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