绞缬 :
古代的坯料以丝绸为主,今日则以棉布居多。绞缬的做法是以线等在织物上钉扎出各种形状,然后入染。被钉扎的部分不易受色,去除钉扎线后,即能大体形成色地、织物原色花的效果,花纹的边缘有晕染的效果。考古发掘可见北朝初期的绞缬织物。到唐代绞缬技术已十分流行,按唐人的解说,“缬”的本义就是绞缬。绞缬大多制作简便,易于推广,故在民间尤其流行。
绞缬会以抽象简练的结构、奇特的晕色效果,使人领略天然的意趣,甚至引发不尽的遐想。因不同的染前制作方法,绞缬的花纹样式很多。研究表明,古代绞缬主要以4种方法制成。①缝绞法。以针线穿缝与绞扎,染后,花纹可呈网格状、朵花形等。②夹板法。坯料经巧妙折叠后,再以成对的几何形小板块缚扎夹持,花纹与板块的形状相同。③打结法。将坯料做经纬向或对角折叠,在不同的位置上,以坯料自身打结抽紧,花纹呈花边状。④绑扎法。这是绞缬中最典型的一种,将叠或不叠的坯料加以绑扎,花纹呈中空的方形,若红地或紫地白花,则效果似鹿身上的斑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