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山 :
山西阳曲人。明诸生。明亡后,着朱色衣,居土穴中,养母,自号朱衣道人,并参与秘密抗清活动。清顺治十一年(1654)被劾下狱,次年获释。后隐居阳曲附近山中,苦攻医学,研习金石书画。与顾炎武交谊至厚。康熙十七年(1678),被强征博学鸿词科,授中书舍人,坚辞不就。
傅山博通经史诸子和佛道之学,擅长音韵、训诂,工诗文、书画、金石,又精医学。在哲学上,傅山强调事物的发展变化,“谓道本不息如川之流”,注重实际。全祖望说他“思以济世自见,而不屑于空言”。自称崇拜老庄,薄道“仁义”,以“异端”自居。认为“气在理先”,对宋明理学多有批判。他评注老、庄、墨、荀等十余家子书,旁征博引,常以佛道印证和解释诸子,并将诸子与六经并列,认为“经子不分”,开清代子学研究之先河。他能画山水,风格古拙奇特;善书法,工篆、隶、楷、行、草诸体,尤精于草书,并提出著名的“四宁四毋”主张,即“宁拙毋巧,宁丑毋媚,宁支离毋轻滑,宁真率毋安排”,表明了他的书法美学观点,也是当时时局动荡和他作为明代遗民思想情绪的反映。其楷书,笔法缓稳沉着,笔笔到家;结字从容不迫,宽博而不疏散;体势趋圆、趋转,融有篆籀遗法。他的行草书纵逸跌宕,生动自然,最能表现出宏逸、浑脱的艺术风格。他的篆隶书,笔法淳古,多见于他古文字研究的批语中。傅山医术精湛,擅长内、外、儿诸科,尤精于妇科。诗文和学术著作有《霜红龛集》《荀子评注》《淮南子评注》《诸史批注》《两汉书姓名韵》等,医学著作有《外经微言》《辨证录》《傅青主女科》《傅青主男科》《青囊秘诀》等。山西省社会科学院编《傅山全书》是搜罗最全的傅山著作汇编。
《行草书五律诗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