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罗夫,V.A.

    谢罗夫,V.A. :

生于圣彼得堡,卒于莫斯科。9岁时拜I.E.列宾为师。1880年考入皇家美术学院,在教授P.Ch.契斯恰可夫指导下学习素描。早期的成名作是《少女与桃》(1887)和《阳光下的少女》(1888),画中的姑娘端庄沉静,表现了青春的主题。19世纪90年代起,谢罗夫以肖像画闻名俄国。圣彼得堡、莫斯科的达官显贵、社会名流不惜重金向《农妇和马》他求画。作为职业画家,谢罗夫为各种人物画像。从沙皇、公爵、贵族到新兴的工业资本家,以及其他来自不同社会阶层的订画者,他都客观地、艺术地表现他们。他主动为自己的亲密朋友和文艺界的同行画像。在1905年俄国民主运动高涨的年代,他为M.高尔基和M.N.叶尔莫洛娃画了肖像。高尔基充满激情的精神风貌,叶尔莫洛娃富有神采和内在的艺术深度,在画中得到完美的表现。他还经常为儿童们画像,《在芬兰湾边的两个孩子》是这方面的代表作。他也为儿童喜爱的I.A.克雷洛夫的寓言故事作过很多插图,使寓言故事增添了华彩。1894年他参加巡回展览画派,画了一系列描写俄罗斯中部农村风光的画幅,如《十月》《马车上的农妇》《冬》《农妇和马》等,具有浓郁的乡土气息。1897年起,谢罗夫应聘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任教。1905年他在圣彼得堡皇家美术学院任教时,目睹沙皇军警枪杀工人群众的暴行,出于义愤,他向当局提交了抗议书,并和许多画家《奥尔洛娃像》(油画,俄罗斯国立博物馆藏)一起,画了许多讽刺沙皇及其军队的政治漫画,其中著名的有《士兵们,弟兄们,你们的光荣在哪儿?》《镇压以后》等。

20世纪初期,谢罗夫参加了艺术世界,他和艺术世界的同仁们一起,画了一系列以彼得大帝为题材的历史画,画法新颖生动,对后来苏联插图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显著的影响。

谢罗夫在装饰画、大型舞台布景设计方面也取得了进展。他创作生涯最后几年所作的几幅肖像,如《吉尔斯曼夫人》《奥尔洛娃像》《阿基莫娃》等在艺术上具有创新意义。这时期他的素描肖像组画具有与油画肖像同样的艺术造诣,笔触简练,线条流畅,极富表现力。1911年夏,世界艺术博览会在罗马开幕,谢罗夫携俄国展品前往。法国和意大利的观众对谢罗夫的艺术给予高度评价。他在俄国绘画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对苏维埃绘画有很大影响。

为您推荐

法尔科内,É.-M.

法尔科内,É.-M. : 生、卒于巴黎。1734~1744年在雕塑家J.-B.勒穆瓦纳的工作室学习。他的第一件独立完成的作品是《克罗托纳的米洛》(1744),1754年以同一题材的变体作(大理石,巴黎卢浮宫《彼得大帝骑马..

《竹雀双兔图》

《竹雀双兔图》 : 佚名作。绢本,设色。横56厘米,纵114.3厘米。1974年5月出土于辽宁省法库县叶茂台7号辽墓。与同墓出土的另外一幅山水画《山弈候约图》(一名《深山棋会图》)分别悬挂于墓棺室内的东西..

普拉斯托夫,A.A.

普拉斯托夫,A.A. : 生于俄罗斯乌里扬诺夫斯克农村,卒于辛比尔斯克。苏联美术研究院院士,斯大林奖金和列宁奖金获得者。1912~1914年在莫斯科绘画雕刻建筑学校学习。十月革命后,回到故乡,被选入村苏维埃,担..

《避暑山庄图》

《四季牧牛图》

《四季牧牛图》 : 阎次平作。绢本,设色。共4段,每段纵35厘米,横90厘米。南京博物院藏。 画面分4段描写春、夏、秋、冬四季放牧的情景。《春牧图》描绘两头低头吃草的大水牛,牧童骑坐于水牛背上,随风摆..

文从简

文从简 :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文徵明曾孙,文嘉孙,文元善子。崇祯十三年(1640)拔贡,入清不仕。受家庭熏陶,喜好文艺,诗文书画无所不工。书法学唐代李邕,得其韵致。山水画似文徵明、文嘉,兼学王蒙、倪瓒,喜用枯..

《江山秋色图》

《江山秋色图》 : 佚名作。绢本,设色。纵55.6厘米,横323.2厘米。故宫博物院藏。 此图描绘秀丽的江南风景。深秋辽阔的山川郊野,重峦叠嶂,危崖深谷,飞瀑流泉,河水曲折。其间有山庄院落、水阁长桥、栈道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