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派版画

    徽派版画 :

徽派版画在中国古代版画中独成体系,以绘刻细腻精致与风格鲜明而在明代中后期具有巨大影响。徽州地处今安徽省南部山区,明清时设府治于歙县,辖婺源、祁门、休宁、黟县、绩溪、旌德等县,当地山多田少,人多务商及手工业。明代徽商足迹遍天下,形成徽帮,他们回乡后广置田产,且注意文化教育,故徽州文化特别发达,与之适应形成颇具规模的雕版印刷业,从而带动了书籍版画的发展。歙县多山,盛产木材,其中檀皮、松烟、梨木、枣木等都是造纸制墨的极好材料,也为徽州刻书提供了极好的物质条件。徽州刻书范围甚广,既有名门巨室对古书善本和他们自己著作的刻印,也有供文人学子为谋求科举读的经史、试文,最多的是适应市民文化生活需要而镌刻的小说戏曲。名门巨室自己出资刻印的私刻本皆不惜工本务求精美,而一些书商经营的坊刻本,为了吸引读者和提高市场竞争力,也在装帧及插图上下工夫,因此徽刊本的插图多而精,绘图多出丁云鹏、吴左千、汪耕等名家之手,刻版则有一批技术精湛熟练的工匠,在万历(1573~1620)以后的书籍版画中,技术上处于领先地位。

《养正图解》插图(玩虎轩本)

徽州刻版工匠中以歙县虬村黄氏最为著名(见新安黄氏)。虬村黄氏刻工自明代中叶至清末延续400多年,刻工数百人,他们世代相传,朝夕琢磨,技术上精益求精,有极强的敬业精神。由于和文人接触受到熏陶,一般都通晓文字,有的还能诗文善书法。他们掌握版刻的特点,技术高超,刻印的书籍插图既忠实于画稿的复制,又能娴熟地表现操刀刻版的技巧。他们会在书页上镌刻自己的名字,据不完全统计,见于书籍插图标出的刻工即达100人,今天从中犹能得知雕版者姓名。其中如汪光华兄弟之玩虎轩本《养正图解》(丁云鹏绘图,黄

为您推荐

武林版画

武林版画 : 杭州旧称武林,是中国早期雕版印刷的中心之一。杭州一带雕版印刷的历史可上溯至唐末,现存雷峰塔发现五代吴越刻印的《陀罗尼经咒》扉页画、南宋内府刻印的《妙法莲花经》和贾官人印书铺刻..

唐《金刚经》扉页版画

唐《金刚经》扉页版画 : 1900年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藏经洞,为现存最早有明确纪年的版画。当时一些历书、字书及启蒙读物和宗教经卷已用镂版印刷流行,雕印版画亦随之而兴。敦煌发现的《金刚波罗蜜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