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可可 : 法国17世纪的艺术样式。发端于路易十四(1643~1715在位)时代晚期,流行于路易十五(1715~1774在位)时代,风格纤巧、精美、浮华,又称"路易十五式"。?.-J德莱克吕兹在其专著《路易·大卫:他的声音和他的时代》(1855)中写道:在提及路易十五时代的风尚时,"罗可可"这个用语是可以接受的。据他回忆,这是新古典主义画派中特别激进的原始派主导人M.屈艾用来嘲讽路易十五时代美术的用语。从词源来看,rococo一词与法语rocaille(岩状饰物)相关。早在17世纪,rocaille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 (一说即文艺复兴时代传到意大利的中国假山设计)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travail de ro-caille(岩状工艺)曾为 travail(贝壳工艺)的同义语。罗可可即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申而来,指从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塑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个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罗可可在设计和绘画中的表现可以归纳为这样一些特点: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谑性和飘逸性等。罗可可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那种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的,这种变化和法国贵族阶层的衰落与资产阶级的日渐兴盛紧密联系着。罗可可在形成过程中还受到中国艺术的影响(在庭园设计、室内装饰、丝织品、瓷器、漆器等方面尤为明显)。由于法国艺术在欧洲的中心地位,罗可可的影响也遍及欧洲各国。对罗可可的另一种解释初见于《法兰西大学院辞典》,指为"路易十四至路易十五早期奇异的装饰、风格和设计"。基于上述"罗可可"与意大利"巴洛克"的联系,有人便把这种"奇异的"罗可可风格看作是巴洛克风格的晚期,即巴洛克的瓦解和衰颓阶段。由此罗可可又成为瓦解、衰颓的同义词。罗可可式建筑和室内装饰以G.-G.博夫朗设计的巴黎苏比斯府邸椭圆形大厅(1732年)和居维利埃设计的慕尼黑尼姆芬堡公园的阿马林堡(1734~1739)为代表。罗可可绘画的代表是A.瓦托、F.布歇和J.-H.弗拉戈纳尔。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