坊、表 : 中国古代一种标志性、纪念性建筑小品。如牌坊、华表、墓表等。牌坊置于街市和作为大型建筑群入口,华表和墓表成对置于宫廷建筑入口前和陵墓神道两侧。
牌坊起源于汉代坊墙上的坊门,门上榜书坊名以为标记,宋以后随着里坊制的瓦解,坊门的原有功能消失,但坊门仍然以脱离坊墙的形式独立存在,成为象征性的门,即为牌坊,立于大街、桥梁的显要位置。牌坊在南宋已经出现,至明则成常制。牌坊还有表彰性的意义,起源于汉时的"榜其闾里",经唐宋之"树阙门闾",至元明清已改用"旌表建坊"的做法。
此外,清代商店、住宅、祠庙大门也常采用牌坊形式。最早的牌坊遗物见于元代,现存牌坊大多为明清所建。牌坊又称牌楼,楼指牌坊上的屋顶,有二柱一楼、二柱三楼、四柱三楼、四柱五楼、四柱七楼、六柱五楼等形式。有的牌楼柱子直冲到屋顶之上,称为冲天牌楼。牌楼有木制、石制和琉璃砌筑的。
石牌楼多仿木构形式,也有造型简洁厚重的,如北京明十三陵总入口的石牌坊。在石牌楼中常以浅浮雕雕出仿木牌楼的彩画。琉璃牌楼只有三间七楼一种,是在一面开有门洞的实墙上用琉璃贴面作出柱坊形式,黄绿琉璃的柱、枋和屋顶,与红墙配在一起,色彩鲜艳华丽。
牌楼的艺术作用不仅表现在个体的造型,也体现在群体布局方面。有的用以强调中轴,有的用以围合建筑群前的广场,有的将七八座牌楼顺列于村口。
表在秦汉已有,是一种标志性的独立木柱,柱上有横木。表又称表木、桓表,成对立于宫署门前或桥梁、道路两侧。东汉时已有石制墓表,立于神道两侧。现存的表都是石制,如南京南朝帝王陵墓的墓表、河北定兴北齐义慈惠石柱及明、清北京皇城正门天安门前后的华表和陵墓的墓表等。南朝墓表以梁吴平忠侯萧景墓前的最为完整精美,有方座圆形柱础,竖刻束竹形槽和凹槽的柱身,顶置石刻圆盘和辟邪,柱身上段正面嵌横长石版,刻职衔。义慈惠石柱柱顶为小石屋,可能为表征佛国的"天宫楼阁",柱身八角,正面上部平面上刻颂铭。明清的表又称华表,柱身刻盘龙,柱上端贯云版,顶为蹲狮。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