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一川(1910~ ) : 中国现代版画家、油画家、美术教育家。原名胡以撰。 1910年4月16日生于福建省永定县。少时在印度尼西亚读小学,1925年毕业后,回国入厦门集美师范学校,从张书旂学中国画。1929年考入杭州艺术专科学校,学习中国画和油画,课余参加一八艺社活动。1930年参加左翼美术家联盟,在新兴版画影响下自学木刻,作品《流离》、 《饥民》等于1931年参加一八艺社习作展览会,受到好评。1932年一·二八事变后,他以目睹日本侵略军进攻上海的经历刻成《闸北风景》,并以《失业工人》、《恐惧》、《到前线去》参加春地美术研究所举办的木刻展览会。1933年编印《工人画报》和秘密为中国自济会刻制小册子。此外,还参加野风画会和MK木刻研究会活动,同年7月被捕入狱。1936年出狱后在厦门《星光日报》当木刻记者,并任厦门美术专科学校木刻教员。1937年到延安,先在儿童剧团和抗战剧团工作,为配合抗日宣传,刻有《组织起来》、《肃清汉奸托匪》、《交公粮》、《抗日群众大会》等作品,后调鲁迅艺术文学院美术系任教。翌年任该院木刻工作团团长,在敌后开展木刻宣传工作。1939年冬试制水印套色新年画,受到敌后根据地群众欢迎,之后创办木刻工场,创作《参军》、《破路》、《坚持抗战反对投降》等作品,并为新华日报华北版编辑《敌后方木刻》。1942年,创作了《不让敌人通过》 、《胜利归来》 、《牛犋变工》(见彩图)、《攻城》等套色木刻,画风粗犷厚重而古朴,色彩浓郁,个性鲜明。1948年冬,跟随部队进驻天津,任天津美术工作队队长。1949年调北平艺术专科学校任教授,为中央美术学院的创建作出了贡献。1953年受命筹建中南美术专科学校,任校长。1958年学校迁至广州,改称广州美术学院,任院长。这期间他利用业余时间从事已经搁笔多年的油画艺术的实践,创作了革命历史画《开镣》、《前夜》、《挖地道》等。这些作品以生动真实、情感真挚和质朴著称。出国访问时,画过《列宁墓》、《列宁住过的草棚》、《格但斯克造船厂》等作品。离休以后,到东南沿海和西北地区写生作画。画有《汕头风光》、《开平码头》、《冶春园》、《海上油井》等,尽力表现国家建设新成就的美。他的画立意明确,主题鲜明,构图简洁粗犷,笔触厚重质朴,色彩丰富强烈。现已出版有《胡一川油画风景选》。
他当选为中国文联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顾问、美协广东分会副主席,广东省文联常委,广州美术学院顾问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