吻兽

    吻兽 : 中国古代建筑屋脊上的兽形装饰。在正脊两端的称为正吻,根据其形象的不同又可称为鸱尾、鸱吻或吻兽;在垂脊和戗脊端部的称为垂兽和戗兽;在转角部岔脊上的众多小兽称为仙人走兽;仔角梁头上有1枚套兽;重檐屋顶的下檐正脊在转角有合角吻兽。
  鸱尾之名据汉代文献,传说南海有鱼虬,尾似鸱,可以激浪降雨,于是便在屋脊的两端作上翘鸱尾形,以魇火取吉。南北朝以来的陵墓、石窟中所见鸱尾,尾身竖立,尾尖内弯,外侧施鳍纹。据记载大约在晚唐以后,鸱尾下部塑成含脊的兽头,即改称为鸱吻。有的尾尖分成鱼尾形的两叉,如山西大同下华严寺辽代薄伽教藏殿的壁藏和天津蓟县辽代独乐寺山门的鸱尾都是这样。宋以后鸱吻的形象可见于敦煌壁画和卷轴画如《瑞鹤图》、《滕王阁图》、《黄鹤楼图》等,吻部都绘作兽头形。《瑞鹤图》中的兽头形似龙头,上翘的身体雕有鳞片,尾部为毛束。明清官式建筑中将吻都作成龙头形,上部内弯后又向外卷曲,身上塑龙鳞,身内塑龙爪,并塑有1条小龙,吻背上插着剑把,吻侧突出1个小兽头,这样的正脊被称做吻兽。垂兽、戗兽和岔脊上的嫔伽、蹲兽都出现于宋代。清代蹲兽称为走兽,数量有所增加;嫔伽称为仙人。在最高等级的建筑中,仙人走兽的排列次序是:最前为仙人,然后是龙、凤、狮子、麒麟、天马、海马、鱼、獬、犼、猴。等级较低时,走兽的数目也相应减少。明清民间建筑中的吻兽形象也很繁多。
  吻兽的起源并非单纯为了装饰。正脊两端是木构架的关键部位,为了使榫卯结合的木构件接合紧密,需要在这里施加较大重量,以后就演化为正吻。为了防止各斜脊瓦件的下滑,使用了钉子把它们钉到大木结构上,又为避免钉孔漏雨,便加盖钉帽,古代匠师巧妙地把钉帽加以美化,就形成了各斜向屋脊的吻兽。吻兽类的装饰大大丰富了中国古代建筑的屋顶轮廓。
        

为您推荐

吴湖帆(1894~1968)

吴湖帆(1894~1968) :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书法家、收藏家、鉴赏家。原名燕翼,更名万,字遹骏,又字东庄,号倩庵,别号丑簃,作书画署名湖帆(湖)。1894年8月2日生于江苏吴县,1968年7月18日卒于上海。幼承家学,就读于..

《无声诗史》

《无声诗史》 : 中国明末清初画史著作。姜绍书撰。姜绍书,字二酉,丹阳(今江苏省镇江市)人。崇祯三年(1630)曾参中府军事,后任南京工部郎。他工绘画,善鉴别,尤喜考究画家源委,著有《韵石斋笔谈》等。   《无声诗..

文徵明(1470~1559)

文徵明(1470~1559) : 中国明代画家、书法家。吴门四家之一。初名璧,字徵明,后以字行,改字徵仲,号衡山居士,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出身仕宦之家,早年攻诗文书画,师事吴宽、李应祯、 沈周等人,与唐寅、祝允明、都..

吴冠中(1919~  )

卫贤

卫贤 : 中国五代南唐画家。京兆(今陕西省西安市)人。生卒年不详。南唐后主李煜时(961~975)为内供奉。善画台阁、盘车、水磨、人物等。初师唐末画家尹继昭,后学吴道子画法,尤以界画见称于时。北宋《宣和画谱》..

乌切洛,P.

乌切洛,P. : 意大利画家。生于佛罗伦萨,1475年12月10日卒于同地。原名保罗·迪多诺。1413年入L.吉贝尔蒂的作坊学习金银工艺。1414年加入画家行会。现存作品皆作于30年代中期以后。他一度赴帕多瓦等地作画,但..

文艺复兴美术

文艺复兴美术 : 欧洲14~16世纪资本主义萌芽和初步发展时期的美术。首先在意大利发生并达到盛期,以后传播到尼德兰、法国、德国、英国、西班牙等国,席卷全欧洲。         概  念   词源和定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