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作人(1908~1997) : 中国现代画家、美术教育家。祖籍安徽省泾县,1908年10月 1日生于江苏省苏州市。祖父为职业画师。吴作人于1921年考入苏州工业专门学校预科,课余学习绘画与书法。1926年升入本科建筑系。翌年秋,考入上海艺术大学美术系。1928年,转入田汉创办的南国艺术学院美术系,受教于徐悲鸿,并参加南国社。同年秋,到南京中央大学艺术系徐悲鸿工作室旁听,其间,仍与南国社保持联系,兼任南国社美术部长。1929年底,因参加南国社进步活动而被逐出中央大学艺术系,在徐悲鸿鼓励下,赴法国留学。翌年5月在巴黎自由画院、卢佛尔学校进修素描,9月考入巴黎高等美术学校,11月考入比利时布鲁塞尔皇家美术学院。1931年,在比利时皇家美术学院暑期大会考中以油画习作获第1名,并得金质奖章和桂冠生荣誉,享有个人工作室,全部工作费用由学院供给。同年作油画《哥萨克兵》、《坐思》、《风磨》等。1932年,作油画《纤夫》、《争论》。1933年,获皇家美术学院雕塑构图第 1名。1934~1935年,作油画《甲胄》、《李娜像》、《1935年世界博览会勃鲁塞尔馆壁画》。1935年秋,应徐悲鸿之函约返国,任中央大学艺术系讲师。1936年作油画《玄武湖上的风云》。同年,与吕斯百、刘开渠在南京举办联展。1937年,由徐悲鸿提名为中国美术会理事。翌年,与陈晓南等组织战地写生团,并在武昌等地作抗战宣传画。同年任中华全国美术界抗敌协会理事。作油画《擦灯罩的工人》、《人瘦猪肥》等。1939~1942年间,油画作品《播种者》、《纤夫》等参加美国、苏联的中国绘画展,并与唐一禾、吕斯百、李瑞年等8人在成都举行美术联展,创作油画《黄帝战蚩尤》、《空袭下的母亲》、《不可毁灭的生命》等。1943~1945年间,赴甘肃、青海及康青藏区写生,作油画、水彩及速写多幅,并临摹敦煌壁画。1945年 5月,在成都举办旅边画展,12月在重庆举办个人画展。1946年赴上海,参加上海美术作家协会,创作《负水女》、《萧淑芳像》等。同年8月,应徐悲鸿之聘,任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教务主任兼油画系教授。10月,任北平美术作家协会理事长。1947年,赴英国、法国、瑞士进行学术访问并举办画展。1949年,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第1届文代会,并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1951年,出任中央美术学院教务长,访问印度、缅甸并作写生多幅。1952~1953年间,先后率石窟艺术考察团主持对甘肃炳灵寺石窟、麦积山石窟进行勘察临摹工作。在第 2届文代会上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1954年当选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作油画《齐白石像》(见彩图)。翌年任中央美术学院副院长,创作油画《草原云雨》、中国画《套马》等。1956年,参加在瑞典举行的国际艺术教育会议,创作油画《三门峡》、《船厂》、《芍药杂花》等,并与艾中信、葛维墨合作绘制北京天文馆大厅天顶画。1958年,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创作中国画《双牦》、《扁担箩筐》等。1959~1965年间,在作油画写生的同时,勤奋作中国画,作品有《太湖》、《知白守黑》等,并发表了一系列论述美术的文章。"文化大革命"期间,至1972年始能作画,而后转以中国画为主,多画雄鹰、金鱼、骆驼、牦牛、熊猫等,以物喻情,自成独特的风格。1979年,改任中央美术学院名誉院长,并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主同盟中央委员会常委。1980年在《美术研究》第2期发表《客有问──谈师造化,夺天工》一文,说自己有两个目标"一个是人生观上,在思想境界上要`无我`,一个是艺术观上,在艺术境界上要`有我`。"是年秋,偕夫人、画家萧淑芳先后赴阿根廷及澳大利亚访问。翌年,率中国代表团赴法国参加在巴黎大宫举行的中国现代艺术展开幕式,其中国画作品《藏原放牧》获金奖。1983年,任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并应邀赴美国、加拿大讲学、游历,被聘为美国密苏里-堪萨斯城文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及奈尔逊·阿特金艺术博物馆客座中国部高级研究馆长。1984年,作中国画《天湖泻瀑》、《他山之石》、《绿洲灰鹤阵》、《戈壁归牧》、《雪山牦运》、《大熊猫》等。同年被聘为中国大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委员。同年秋,赴日本举行吴作人萧淑芳中国画展。1985年,法国政府和文化部授予艺术文学最高勋章,并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席。1986年,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吴作人画展,并与萧淑芳一起应邀赴法国、比利时访问。1986~1988年,在比利时、卢森堡、法国、香港先后举办联展。1988年2月被比利时国王授予王冠级勋章。同年任全国政协常委。
吴作人能诗,善书,喜晋唐诸体与先秦金石铭文。数十年中,发表了许多论述欧洲绘画、日本绘画、美术运动与传统绘画的文章与演讲。他推重欧洲盛期美术,赞美中国两汉石刻,晋唐、北朝的壁画和元明清时期的诗书画一体的文人画优秀传统,主张美术面向人生,革新传统,弘扬个性,创造意境,熔古今中西为一炉,并身体力行,毕生为之奋斗。
吴作人的油画,可分为3个时期。30年代前期在欧洲学习,他主要钻研并掌握了北欧弗拉曼的艺术传统,所作静物尤其精采深入。回国后至40年代末为第二时期,他创作了一系列现实和历史题材的作品,如《画室》、《擦灯罩的工人》、《黄帝战蚩尤》、《戈壁神水》、《负水女》等。他感到在欧洲所学北欧画派的色调处理,并不完全符合"中国地理环境的色彩特性,因此他开始努力探索适应新表现对象的色彩语言,这从他的青海写生作品中可以清晰地看出来。50年代以后是第三时期,代表作是《齐白石像》、《三门峡》、 《镜泊飞瀑》等,这些作品都将细腻的感受轻松自如的纳入醇厚清新明快的和谐色调中,洋溢出中国心魂,代表了吴作人油画艺术的最高水平。
吴作人从40年代中期开始画水墨画。60年代后形成清新、简约、平和、优雅、外柔而内刚的独特的个人风格。在洗练而准确的造型中凝聚着中西文化的双重广博修养,诗情、墨韵与举要治繁的写实风了无痕迹地融为一体,既典雅,又通俗,赢得了广泛的观者。
吴作人又是一位美术教育家。他长期作为徐悲鸿的主要助手主持教学,他继承并发展了徐悲鸿美术教学上启发学生以造型要求的原则,而不鼓励学生模仿老师。他主张"师造化,夺天工"的主客观相辅相成的辩证观点,重视素描基础训练,强调培养学生的洞察力和艺术修养,力图将严与宽、博与专、放与收辩证地统一起来,并通过启发式教学得以贯彻。数十年来,他培育了许多卓有成就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