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和园

    颐和园 : 中国清代皇家园林。位于今北京市西北郊,是清代北京三山五园之一,中国现存最完整的一座大型园林。全园占地290公顷,陆地和山地占1/4,水面和水上岛屿占3/4。园内共有园林建筑、庙宇及宫殿建筑3000多间。
  金、元时期,这里就已被开发为风景区,称为瓮山和瓮山泊。明代建造了好山园,改瓮山泊为西湖,在瓮山南麓和西湖岸边建有圆静寺等十刹,有"西湖十景"之胜。清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皇帝为母亲孝圣宪皇太后祝寿,在此大力兴建,于瓮山南坡正中因圆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扩展西湖并点缀亭、台、殿、阁等园林建筑,奠定了全园格局,命名为清漪园。同时改瓮山为万寿山,西湖为昆明湖。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入侵时清漪园被毁。光绪十四年(1888),慈禧挪用海军军费在10年时间内重新修复,并改名为颐和园。光绪二十六年八国联军之役,颐和园再次遭到破坏,光绪二十八年再修,遗存至今。
  全园由宫殿和园林两部分组成,园林部分又包括前山前湖和后山后湖两区。宫殿区很小,在全园主要入口东宫门内,东去直通圆明园,北达前山,西南为前湖,位置适宜,可避免议事臣僚深入园内。宫殿区为规整对称布局,但为与园林风格协调,建筑体量不大,风格不过于隆重,院内并植树莳花立石。
        
  前山(即万寿山南坡)及山前的前湖(即昆明湖)是园林内涵的主体,以佛香阁为主景。佛香阁建在山南正中高台上,体量雄伟,俯控前湖,是全园的构图中心。它造型敦厚,与比较平实的前山山形取得协调,它和它后面的众香界琉璃牌楼、智慧海琉璃砖殿前呼后应,又大大丰富了前山的天际线。在前山以佛香阁为中心布置了30多座各类建筑,并以沿湖北岸的长廊联系起来。整个前山区色彩富丽、金碧辉煌,不失皇家气派。
  前湖开阔浩渺,湖上筑龙王庙、治镜阁和藻鉴堂3岛,借喻东海蓬莱、瀛洲和方丈三山。 3岛间以堤将昆明湖分为大小不等的3片水域,增加了水面层次,扩大了水面的深远效果。西堤最长,仿自杭州西湖苏堤,堤上置6桥,种桃柳,一派江南风光。
  西堤由西北向东南延伸,湖面北阔而南窄,强调了从前山南望水面的透视效果。湖上各岛石簇树拥,楼台掩映,同前山遥相呼应,互为对景。龙王庙岛最大,在佛香阁对面略偏东,是观赏前山全景的最好位置。龙王庙东以石砌十七孔桥和湖东岸相接。
  后山即万寿山北坡,山下一串人工小湖,曲折相连,称为后湖。后山清净而富野趣,后湖曲折而深邃,与前山前湖的富丽壮阔形成鲜明对比。后山的建筑数量不多,除仿藏式的喇嘛庙须弥灵境外,其他规模也较小,装饰色彩较清雅质朴,与整个环境气氛十分协调。后山、后湖山嵌水抱,"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其北岸有一道东西走向的人工小山丘,隔断了视线,使人不觉小山后近在咫尺的北宫墙的局促。后山东部还有两处园中之园──谐趣园、霁清轩,丰富了游观内容。其中以谐趣园最为精致,它的设计参考了无锡寄畅园。
  颐和园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后建成的大型皇家园林,集中体现了中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卓越成就(见彩图)。

为您推荐

姚绶(1423~1495)

姚绶(1423~1495) : 中国明代画家。字公绶,号丹丘生,又号谷庵子、云东逸史,浙江嘉兴人。天顺(1457~1464)年间赐进士,曾官监察御史,后辞官归里。工诗文,善书画。擅长山水、竹石,宗法元人,受吴镇影响较深。他的阔幅..

杨茂

杨茂 : 中国元代雕漆工艺匠人。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擅长髹漆,尤以剔红最得名,也长于戗金、银技术。其传世作品有二:①剔红观瀑图八方盘(故宫博物院):中间八方开光,长松殿宇,一老人临曲楹眺望山涧瀑布,殿宇内..

伊费美术

伊费美术 : 指11~15世纪非洲尼日利亚伊费及其附近地区的美术。伊费王国是约鲁巴人建立的一个城邦国家,在今尼日利亚西南部森林地带。伊费美术成就主要表现在雕刻方面,并且在13世纪已达到了极盛时期。伊费的赤..

沂南画像石

样式主义

样式主义 : 意大利16世纪中后期的美术流派,代表着盛期文艺复兴渐趋衰落后出现的追求形式的保守倾向。样式主义一词源出意大利语 maniera,兼指艺术风格及生活风度,并含高雅优美之意。16世纪20年代以来,一批倾慕..

杨柳青年画

杨柳青年画 : 流行于中国北方的民间年画品种。发祥地为天津市西的杨柳青及附近30余个村庄。杨柳青明代称古柳口,地处运河、子牙河、大清河沿岸,交通方便,市肆林立,为明清北方著名市镇。杨柳青年画约始于明代后..

伊东深水

伊东深水 : 日本画家。1898年2月4日生于东京,1972年5月8日卒于同地。原名一。13岁时从美人画家镝木清方学画,17岁第1次入选文展。1922年的和平博览会上展出《指》后,名声大振。从1924年第5回帝展起,每回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