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谿(1612~?)

    石谿(1612~?) : 中国明末清初画家。清初四僧之一。俗姓刘,武陵(今湖南省常德市)人,居南京。幼年丧母,遂出家为僧。法名髡残,字石谿,一字介丘,号白秃,一号壤、残道者、电住道人、石道人。他削发后云游各地,43岁时定居南京大报恩寺,后迁居牛首山幽栖寺,度过后半生。性寡默,身染痼疾,潜心艺事,与程正揆(程正揆,号青溪道人)交善,时称二谿,艺术上与石涛并称二石。善画山水,亦工人物、花卉。山水画主要继承元四家传统,尤其得力于王蒙、黄公望。构图繁复重叠,境界幽深壮阔,笔墨沉酣苍劲,以及山石的披麻皴、解索皴等表现技法,多从王蒙变化而来;而荒率苍浑的山石结构,清淡沉着的浅绛设色,又近黄公望之法。他还远宗五代董源、巨然,近习明代董其昌、文徵明等,兼收并蓄,博采众长。在学习传统基础上,重视师法自然,自谓"论画精髓者,必多览书史。登山寡源,方能造意"。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山水中度过,经常驻足于名山大川,流连往返。他"僻性耽丘壑"、"泉石在膏肓",主观的情感、性灵与客观的景物、意境相感应、交融,使其山水画景真情切,状物与抒情成为一体。所作山水,在平淡中求奇险,重山复水,开合有序,繁密而不迫塞,结构严密,稳妥又富于变化,创造出一种奇辟幽深,引人入胜之境,生动地传达出江南山川空傄茂密、浑厚华滋的情调。他喜用渴笔、秃毫,苍劲凝重,干而不枯,并以浓淡墨色渲染,使得笔墨交融,形成郁茂苍浑、酣畅淋漓的情趣,使画面产生雄浑壮阔、纵横蓬勃的气势。存世代表作有《报恩寺图》,绘南京聚宝门外报恩寺,通过概括提炼,表现了金陵名胜的磅礴、奇异气象。《云洞流泉图》、《层岩叠壑图》和《雨洗山根图》(均藏故宫博物院),以繁密的布局、苍劲的用笔、郁茂的景致、幽深的境界,显现出石谿鲜明的艺术特色。
       

为您推荐

狩野派

狩野派 : 日本绘画史上最大的画派。从15世纪后期开创后,曾为幕府御用,一直持续到19世纪末,影响极其深远。   狩野派创始者可追溯到小粟宗湛,奠基人为狩野正信。正信是一位承先启后的画家,汉画和大和绘的功底..

石涛

石涛 :   中国清代画家。清初四僧之一。本姓朱,名若极,小字阿长,明宗室靖江王赞仪的十世孙,明亡后出家为僧,法名原济,字石涛,别号大涤子、清湘老人、苦瓜和尚、瞎尊者等。他的生年有1636、1641、1642年诸说,卒..

石鲁(1919~1982)

石鲁(1919~1982) :   中国现代中国画家。原名冯亚珩,1919年12月13日生于四川省仁寿县,1982年 8月25日卒于陕西省西安市。自幼爱好美术,1934年夏入成都东方美术专科学校国画系。1937年秋任小学教师,组织学生参..

石恪

石鼓文

石鼓文 : 中国战国时代的石刻文,分别刻在10个鼓形的碣石上,故名石鼓文。内容是记述秦国国君游猎的10首四言诗,亦称猎碣。原石现藏故宫博物院铭刻馆,其文字有拓本流传。   石鼓文原在歧州雍县三畸原(今陕西..

圣奥古斯廷美术

圣奥古斯廷美术 : 古代哥伦比亚地区最古老的文化。其年代至今未有定论,有的学者认为它可能始于8世纪末。最初发现于马格达莱纳河流域一个叫圣奥古斯廷的小村子。它的创造者的情况至今不明。圣奥古斯廷美术..

什瓦宾斯基,M.

什瓦宾斯基,M. : 捷克斯洛伐克画家。1873年9月1日生于波希米亚南部的克罗梅日什,1962年2月10日卒于布拉格。1891年进入布拉格美术学院学习。1910年起在该院任教授,主持过版画工作室和油画人物画工作室,曾任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