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陆攻战纹鉴

    水陆攻战纹鉴 : 中国战国时期青铜器。1935年出土于河南省汲县山彪镇。共两件:一件高29.6厘米,口径54.6厘米,底径29.6厘米,壁厚0.2厘米;另一件高30.1厘米,口径54.5厘米,底径29.14厘米。鉴的造型为大口曲壁、平底圈足。器壁对生4个兽形耳,衔环。鉴外壁饰水陆攻战纹图案3层,各层之间以宽带间隔,带上饰斜角云纹。图案人物合共286人,均为侧影,类似剪影形式,主要表现人物动作,无五官细部刻画。所有图形均预先铸为凹槽,再以紫色金属嵌镶。为战国时期青铜器具有反映社会生活性质的绘画性纹饰中的代表性作品。
  水陆攻战图案主要表现战争和宴飨两类题材,而以战争题材为主。战争题材表现的有两军步兵交战、攻城和水战3个方面的内容。画面人物单体平列,无纵深表现,但人物主从关系分明。每组人物活动都有高潮,而且注意了环境的衬托,表明当时绘画技巧虽尚处于比较幼稚的阶段,但在传达激烈斗争的气氛,表现人物复杂的动势方面,已具有一定的表现力。如中层纹饰中表现两军交战,双方指挥官均立于军队后方,执桴击鼓或击丁宁,指挥战斗。图中部双方搏斗激烈,被击伤的战士跌倒时仍持定长矛、短剑,准备拚杀。攻城的情景尤为激烈:3人托起云梯,梯上战士冒着矢石仰攻。有的头被砍落,其余的人仍在奋战不已。水战部分以剖面表现战船,上有战士用力划船,舟前两名战士跳入水中肉搏,水中有鱼、鳖游动,以明确地表示水战的具体环境。宴飨部分在图中所占比重很小,每组仅3人。两人举觯,一人相向跪地,中间有罍、豆等饮食器。人物均佩剑,与战争图中的人物服饰相同,可能表现的是与战争有关的活动。
  战国时期青铜器中表现水陆攻战题材的还有故宫博物院所藏宴乐渔猎攻战纹壶和1965年出土于成都百花潭的一件与之同形制的青铜壶。两壶都是将水陆攻战与宴乐、渔猎、采桑等活动组织在一起作分组表现。其表现手法和构图形式基本相同。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