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加索,P.

    毕加索,P. :   西班牙-法国画家。1881年10月25日生于西班牙南部小镇马拉加,1973年4月8日卒于法国穆然城。父亲是一位艺术教师。他自幼年起爱好艺术,15岁时随父母迁居到巴塞罗那,在该城美术学校学习。虽然他曾考入马德里圣费尔南多美术学院,但因为对学院派保守的教学方法不满,便很快离开马德里回到巴塞罗那。巴塞罗那对当时西欧的各种新文化思潮反应很敏感。著名的四猫咖啡店是文化界人士聚会的沙龙,毕加索是这个沙龙中年龄最小的常客。当时流行的各种艺术思潮如象征主义、批判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自然主义、唯美主义,对他都有吸引力。他还在巴塞罗那接触到社会的下层,在一群失意、潦倒而又极富于思考的同行中,呼吸到笼罩着整个西班牙的社会气息。在复杂的社会矛盾面前,他的内心充满着忧虑。当时他曾对友人说:"忧郁创造艺术"。
  蓝色时期至粉红色时期  1900~1903年,是毕加索创作中的蓝色时期,他采用低沉、不明朗的蓝色调表现充满着孤寂、荒凉和悲怆的情绪,画中的人物多半是贫困者、残疾人、病人、老人和孤独者。作品有《熨衣服的妇女》、《喝苦艾酒者》、《老犹太人》、《塞莱斯蒂内》和《人生》等。1903~1905年间,毕加索的画里出现了柔和的淡黄褐色或粉红色,描绘的大都是演员、江湖艺人、丑角等。这一创作阶段,通常被称作粉红色时期,作品有《杂技演员之家》、《演奏吉它的老人》等。毕加索的早期作品属于批判现实主义的范畴,但含有西班牙民族艺术的特征和20世纪初的时代气息,含有较浓的悲剧成分和神秘的色彩。
      
  毕加索艺术的成熟变革和当时欧洲的艺术中心巴黎有密切的关系。1900年10月,他第1次到巴黎,看到了巴黎新艺术的探索成果,看到了H.de图卢兹-洛特雷克、E.德加、P.塞尚、V.凡高等人的画,受到启发和刺激。1904年,毕加索在巴黎定居,住在杂居着三教九流的蒙马特尔区,和巴黎的新艺术思潮保持着密切的联系。
  立体主义时期至古典主义  1907年是毕加索创作的转折期。这一年,他创作了《亚威农少女》。为作此画,他用炭笔、铅笔、色粉、水彩和油画,创作了30多幅草图、小稿和人物速写。毕加索抛弃了西方传统绘画的造型法则,大胆地向文艺复兴以来确立的审美法则挑战,画中没有任何情节,没有具体的环境描写,在一个画面上(主要在右边两个妇女的造型上)表现正面、侧面和斜切面,追求一种结构的美。《亚威农少女》被视为立体主义的开端。毕加索和另一位参加过野兽主义的画家G.布拉克被认为是立体主义的主将。1908~1909年,是分解的立体主义阶段;1911~1914年,则是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分解的立体主义就是在不破坏绘画平面性,不模仿客观物象表面的情况下,同时描绘出一个物象的几个方面,就像我们从不同的视点去看一个物象一样,?佣艽丛斐鲆恢帜芙缍扛杏肫浼涔叵档幕婊镅浴7纸獾牧⑻逯饕迮懦庾笆涡缘陌⒗及负兔髁恋纳剩纭渡倥吐嗔帧?(1910)、《卡恩韦勒像》(1910)。在综合的立体主义阶段,色彩重新被重视,出现灰色、黄绿色和淡黄色之间的色调,实物(如藤椅座位的一部分或报纸的标题)被引进画面,并采用拼贴法,如《静物与藤椅》(1911~1912)等。
  立体主义运动并没有留下系统的理论。它的产生大致可以归纳为下述几方面的因素:①继承塞尚已经开始的对几何形美的追求,把几何形的结构美引向极致;②19世纪末科学技术的进步给立体主义以启示,爱因斯坦的相对论,X光的发现,现代工业机械化揭示的美,驱使艺术家要突破两度空间的局限,在平面上创造出三度、四度空间的绘画来;③古代西班牙伊比利亚人的艺术、非洲黑人艺术的影响;④唯心主义哲学思潮的影响──19世纪末以来尼采的主观唯心主义和艺术至上的观念、柏格森的直觉论,促使许多艺术家寻求表现超脱客观的主观世界。
         
  1915年,毕加索开始对J.-A.-D.安格尔精确而细致的素描感兴趣,画风也由立体主义转向新古典主义,在严谨的造型中,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宏伟磅礴的气势。如油画《竞跑》(1922),素描《伊戈尔·斯特拉文斯基肖像》等。20年代中期,毕加索迷恋于超现实主义,与这一运动的领导人A.布雷东交往密切,并参加过超现实主义展览。1925年的油画《三个舞蹈的人》,出现痉挛似的变形。在此以后的数年间,他笔下的人物往往是极端扭曲和不安的,可能受到超现实主义者J.米罗和Y.唐居伊的影响。30年代初期,毕加索画了许多被称作《宫女》的裸体女人像,色彩强烈。之后,又画了不少以斗牛为题材的作品。
  西班牙内战至纳粹占领时期  最能显示毕加索进步思想的作品是壁画《格尔尼卡》(1937)。在30年代的西班牙内战中,毕加索坚定地站在共和国一边,反对独裁的佛朗哥政权。他欣然接受了马德里共和政府的任命,担任普拉多博物馆馆长的荣誉职务。他出售了自己的部分藏画,向共和国提供40万法朗的募捐款项,救济灾民。1937年,他画了连续性的版画《佛朗哥的梦幻与宣言》,并附以诗作,表示对佛朗哥的痛恨与谴责。在此以后不久,毕加索应西班牙共和国政府的委托,为次年春季举行的巴黎国际博览会的西班牙馆创作装饰画。正当他酝酿题材时,4月26日发生了法西斯空军轰炸西班牙北部巴斯克的重镇格尔尼卡,杀害无辜和平居民的事件。毕加索以这次空袭事件为题材,创作了壁画《格尔尼卡》(349.3×776.6厘米)。他采用了半写实的象征性手法和单纯的黑、白、灰三色组成低沉的调子,渲染悲剧性的气氛,表现战争带给人类的灾难。
  在德国纳粹占领法国期间,毕加索保持了爱国者的气节,在巴黎闭门作画,拒绝法西斯的利诱。1944年,他参加了法国共产党。他表示"绘画决不是为了装饰住宅,它是抵抗和打击敌人的战斗武器。"战后,毕加索创作大幅油画《尸骨存放所》,描写法西斯集中营内的饿殍,表示对法西斯兽行和黑暗势力的愤怒谴责。50年代初,毕加索积极参加了保卫世界和平的运动。他的一幅描绘鸽子的版画,被在巴黎召开的保卫世界和平大会作为会标,人们亲切地称它为和平鸽。这期间,在毕加索创作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是油画《朝鲜的屠杀》及《战争》与《和平》。反映美国侵略朝鲜这一事件的《朝鲜的屠杀》,画面分两部分,一部分是平原和一群射击的士兵,象征美帝国主义和南朝鲜当局;另一部分是山区和一群遭受射击的无辜居民,象征朝鲜人民。《战争》与《和平》的语言也是象征性的,前者表现战车和恶神在黑色幽灵的伴随下践踏人类的文明,后者表现人类欢乐、幸福与和平的景象。
  1946年以后  毕加索长期住在法国南部。在这期间,他根据N.普桑、J.-L.大卫和E.德拉克洛瓦等人的作品,重新加以发挥,画了一些随意的、富于想象的油画;创作了不少精美的版画和书籍插图;还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巴黎总部大厦创作了装饰性绘画。而尤其珍贵的,是他在陶器艺术领域所作的试验。他吸收民间制陶艺术的经验,创造了一批很有特色的彩陶小雕塑和彩陶器皿。
       
  毕加索享年92岁,他给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类美术品达600万件之多;他的私人收藏, 包括他自己及朋友的作品,已捐赠给法国政府。巴黎建有毕加索博物馆。
  毕加索作为艺术革新家载入世界艺术史册。他利用了西方现代哲学、心理学、自然科学的成果,吸收了非洲艺术和民间艺术的营养,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创造出有表现感的艺术语言,对于西方及世界20世纪艺术有极大的推动。他的极端变形和夸张的艺术语言,被人们称作"破坏的形式",在表现畸形的资本主义社会和扭曲了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很有力量,而在歌颂新生活的秩序、光明,表现人类生活朝气蓬勃方面,往往显得不够有力。但是,他毫不疲倦的探索精神,他用自己的艺术关注人类的命运和社会的前途,永远值得人们纪念。
  参考书目
 罗兰特·潘罗斯著,周国珍等译:《毕加索生平与创作》,人民美术出版社,北京,1986。
 Christian Zervos,Picɑsso,19 vols, paris,1932 on.
 Roland Penrose, Picɑsso: His Life ɑnd Work,London,1958.

为您推荐

北京国子监辟雍

北京国子监辟雍 : 中国清代太学国子监的主体建筑。位于北京(明清)城内东北部国子监的中心,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成。中国历代王朝都在京城设太学,又名国子监。北京国子监按照"左庙右学"的制度建在文庙西侧,它们都..

北魏永固陵石雕

北魏永固陵石雕 : 中国北魏墓室的装饰石雕。永固陵是北魏文成帝文明皇后冯氏陵墓,位于今山西省大同市北25公里西寺儿梁山(古名方山)的南部,孝文帝太和八年(484)建成。   墓室于1976年发掘,石雕集中于券顶过道..

本顿,T.H.

本顿,T.H. : 美国画家。1889年 4月15日生于密苏里州的尼欧肖,1975年1月19日卒于堪萨斯城。1906~1907年,他就学于西点军校,并为当地报纸画速写与漫画。1907年在芝加哥美术学院学画。1908年去巴黎,在朱利安美术学..

北京宫殿

北魏画像石棺

北魏画像石棺 : 中国河南省洛阳北魏皇帝陵区内出土的刻有花纹的石棺。北魏承汉代厚葬之风,在以孝文帝长陵为中心的洛阳邙山一带陵区,近代不断有画像石棺被盗掘出土。据近人郭玉莹《洛阳出土石刻时地记》所载..

本阿弥光悦

本阿弥光悦 : 日本画家、书法家、工艺美术家,宗达光琳派的思想奠基者。号德友斋、大虚庵。生于京都一个刀剑鉴定世家,1637年2月3日卒于京都。   光悦认真学习过古典文化,悉心于茶道,并是虔诚的佛教法华宗信..

北京(明清)

北京(明清) : 中国明、清两朝的都城。今北京市的前身。明清北京在建筑艺术上鲜明地体现了皇权至上的宗法礼制思想,规模宏大,形式完美,是与唐长安、元大都齐名的中国古代三大都城之一。   北京是在元大都的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