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师造化,中的心源

外师造化,中的心源: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所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是中国美学史上“师造化”理论的代表性言论。“造化”,即大自然,“心源”即作者内心的感悟。“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创作来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但是自然的美并不能够自动地成为艺术的美,对于这一转化过程,艺术家内心的情思和构设是不可或缺的。“

为您推荐

艺术形象

艺术形象:是艺术家通过艺术语言和表现手法将其头脑中主客观统一的审美意象物态化为艺术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它构成了艺术作品的第二个层次。艺术形象可分为视觉形象、听觉形象、综合形象与文学形象。..

艺术意蕴

艺术意蕴:是指深藏在艺术作品中内在的含义或意味,常常具有多义性、模糊性和朦胧性,体现为一种哲理、诗情或神韵,经常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需要欣赏者反复领会、细心感悟,用全部心灵去探究和领悟,它也是文艺作品具有不朽的艺术..

审美升华

审美升华: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

《书吏凯伊像》

模仿说或再现说

模仿说或再现说:艺术史关于艺术本质问题的一种主要看法,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后来认为艺术是“社会生活的再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认为艺术是对现实的“模仿”。他首先肯定了现实世界的真实性,从而也就肯定了“模..

“有意味的形式”

“有意味的形式”: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于19世纪末提出“有意味的形式”理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

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 : 存在时间不长,活跃期是1907—1914年,它是一个富有理念的现代艺术流派,追求一种几何形体的美以及形式的排列组合所产生的美感,强调多视点的观察方式,把不同视点观察到的形体统一于一个画面以表现时间的持续性,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