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可夫斯基

柴可夫斯基(XoaFcKLGOpJ]RENHRG],1840—1893):俄国作曲家。曾执教于莫斯科音乐学院。后曾赴西欧和美国演出。作品擅长内心刻画,凝重深沉,旋律和配器富于民族性、表现性。前期作品一般较为明朗乐观,后期则更具悲剧性。代表作有《第六“悲怆”交响曲》,此外还有歌剧《黑桃皇后》、《叶甫盖尼·奥涅金》,舞剧《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交响乐《罗密欧与朱丽叶》等。

为您推荐

帕格尼尼

帕格尼尼(NiccolòPaganini,1782—1840):意大利小提琴演奏家、作曲家。被誉为“小提琴之王”。7岁学琴,13岁公开演奏自己的作品,后足迹遍及欧洲。演奏风格热烈奔放,善于发挥乐器特性即兴表演。首创多种小提琴演奏技法,丰富了乐器表现力。作有24首小提琴随..

汉斯力克

汉斯力克(EduardHanslick,1825—1904):奥地利音乐美学家。曾在维也纳大学讲授音乐史、音乐美学。认为音乐的内容就是乐音的运动形式,音乐不能表现音乐之外的东西,否定音乐的思想内容和社会作用。对近代西方形式主义美学有直接影响。著有《论音乐的..

穆索尔斯基

穆索尔斯基(^EbMHaXMaFENGO^QHEFHRG],1839—1881):俄国作曲家。“强力集团”乐派主要成员之一。主张音乐要表现人民的精神面貌。作品富于爱国主义精神和民族性、独创性,注意心理性格刻画,对俄罗斯民族音乐发展有重要贡献。主要作有..

德彪西

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BedrichSmetana,1824—1884):捷克作曲家。自幼习乐。曾创办布拉格音乐学校。创作上重视发扬民族民间音乐传统,是近代捷克民族乐派和民族歌剧的奠基人。作有歌剧《被出卖的新嫁娘》、《达里波》、《里布舍》、《两个寡妇》等8部、交响诗套..

格林卡

格林卡(^GmJGKcNJSENGOnKGSRJ,1804—1857):俄国作曲家,俄罗斯民族乐派开创者。曾到西欧各国游学。创作风格富于民族性,代表作歌剧《伊凡·苏萨宁》被称为俄国第一部民族歌剧。此外还有歌剧《鲁斯兰与柳德米拉》,管弦乐《卡玛林斯卡雅..

圣B桑

圣B桑(CamilleSaintBSa氝ns,1835—1921):法国作曲家。坚持古典传统,创作上具有华丽、均衡、简洁等特点。作品很多,主要有歌剧《参孙与大利拉》,交响诗《费顿》、《奥姆法尔的纺车》,组曲《动物狂欢节》等。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