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弦乐组曲,由第一、第二组曲组成。
挪威作曲家格里格作于1875年。作品46、55。该曲原是作者应易卜生之约,为其五幕同名诗剧所写的配乐。
1876年在克里蒂亚剧场首演,大获成功。
后来作者从全部23首配乐中选出8段音乐,改编成两套管弦乐套曲,并于1891年修改加工。第一组曲有4个乐章:(1)晨景,E大调,单主题三部曲式,原诗剧第四幕中描写摩洛哥海岸清晨景象的音乐。
(2)奥塞之死,b小调,单主题三部曲式,第三幕茅屋一景的音乐,情绪悲哀肃穆。(3)阿尼特拉舞曲,a小调,单主题三部曲式,用玛祖卡节奏写成的东方风格舞曲。(4)在山神的宫中,b小调,单主题三部曲式,描写群魔乱舞,气氛狂热。第二组曲也有4个乐章:(1)英格丽德的悲哀,g小调,是诗剧第二幕前奏曲。(2)阿拉伯舞曲,C大调,复三部曲式,节奏活泼,具有浓郁的东方风味。(3)培尔·金特归家,f小调,单主题三部曲式,表现培尔·金特悲伤懊丧的心情。
(4)索尔维格之歌,主歌是民歌风格的抒情旋律,副歌是花腔式的音调。这是一部脍灸人口的世界名曲,它的影响甚至超越了戏剧本身,因此受到人们的喜爱。
第二组曲中的“索尔维格之歌”尤为着名,是花腔女高音的着名演唱曲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