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电影存在及其本性的一种学说。
产生于西方40年代,当代欧美存两种解释:一是安德烈·巴赞提出的“影象本体论”。他在1945年发表的《摄影影象的本体论》一文中,全面探讨了这一命题。认为摄影取得的影象具有自然的属性,它来自于被摄物本体,是被摄物的原型,因而影象与被摄物同一。认为一切艺术均有人参与,唯独摄影完全排斥了人的介入,因而电影美学的基础应是再现事物原貌的本性。
巴赞特别强调摄影机和透镜的功能,提出电影的使命就是用世界自身的形象重塑世界,应放弃一切破坏客观世界的完整原型的电影技巧。影象本体论的心理依据是人类用逼真摹拟物替代客观世界的心理渴求。
该学说是巴赞电影理论体系的基石,对欧美电影学界影响颇大。二是70年代后期,以美国雷杰纳·考威尔为代表的电影学家,对该学说所作的新解。
他们着重考察作为物质形态的影片、片基的物质性、光对电影的作用、声画关系等范畴,严格区分片基、光影和声画等电影性元素与情节、叙事和表演等非电影性元素之别,着眼于电影的光化学和其他制作过程,发掘和探索电影性元素的表现力。这种新解对欧美实验电影产生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