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曲艺曲种。
唱腔分钹子腔和鼓子腔两类。唱腔高亢,富于变化。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飞板、鼓儿腔等。伴奏乐器有三弦、小扬琴、四胡、板胡、笛子、八角鼓等。
演唱形式是乐队坐场,主唱者一个或两人手持八角鼓或钹居中站立演唱。流行于山西翼城一带。相传清乾隆、嘉庆时在当地民歌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有影响的传统曲目有《梁山伯祝英台》、《金镯玉环记》、《打恋船》等。
中国曲艺曲种。
唱腔分钹子腔和鼓子腔两类。唱腔高亢,富于变化。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八板、飞板、鼓儿腔等。伴奏乐器有三弦、小扬琴、四胡、板胡、笛子、八角鼓等。
演唱形式是乐队坐场,主唱者一个或两人手持八角鼓或钹居中站立演唱。流行于山西翼城一带。相传清乾隆、嘉庆时在当地民歌和小曲基础上发展而成。有影响的传统曲目有《梁山伯祝英台》、《金镯玉环记》、《打恋船》等。
玉堂春:清代花部乱弹作品。作者不详。故事见于《情史》及《警世通言》中《玉堂春落难逢夫》。明代有《完贞记》、《玉镯记》传奇,清代有《玉堂春》传奇,均已佚失。剧本描写尚书之子王金龙在妓院中热恋苏三(玉堂春),金尽被..
粤讴:曲艺的一种。流行于广东粤语地区。相传是清代嘉庆、道光年间粤人冯询、招子庸在曲艺木鱼、南音基础上发展而成。唱词基本为七字句,分起式、正文、结式三个部分。以琵琶、洞箫、三弦等伴奏。行腔婉转曲折;既可抒情,也..
永乐大典戏文三种:南戏剧本集。中国明《永乐大典》卷13965至卷13991,计27卷中,收南曲戏文33种,后散佚。后叶恭绰1920年在伦敦发现了13991卷,内有戏文《张协状元》、《宦门子弟错立身》和《小孙屠》3种,未署作者姓名及创作年..
云南扬琴:曲艺的一种。旧称“花唱”。流行于云南昆明、腾冲、蒙自、昭通等地。各地扬琴略有区别。最早源于明、清之际的昆明“对子书”,约有一百五十年历史。表演者数人,分角色坐唱。以唱为主,间有说白。传统曲目及其唱腔..
玉簪记:传奇剧本。中国明代高濂作。演述南宋书生潘必正与女尼陈妙常爱情故事。事出《古今女史》,本《张于湖误宿女贞观》话本(见《燕居笔记》、《国色天香》等书)。潘、陈二人自幼订有婚约,互相交换玉簪和鸳鸯扇坠为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