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戏曲剧种。
流行于山东、河南、苏北、冀南、皖北一带。在山东曲阜、泰安、临沂及豫东、苏北等地又名“弦子戏”,黄河以北称“北调子”或“粮窝窝”。
它在元明清以来流传于中原地区的俗曲小令基础上发展而来。后与大弦子戏、罗子戏(大笛子戏)、卷戏等相互影响。
清代中叶便流传甚广。该剧种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俗曲部分重大,曲牌婉转动听,能表现细腻复杂思想感情。主奏乐器有三弦、横笛、笙等。代表性剧目有《白兔记》、《金锁记》、《孙安动本》、《玩会跳船》、《抱妆盒》、《燕青打擂》、《三盗芭蕉扇》等。柳子部分词句通俗,曲调易懂,影响较大。伴奏乐器只有三弦和笙。剧目较少。
该戏形成与发展过程中,直接承受高腔、青阳腔、昆腔、乱弹、罗罗、皮簧等部分剧目及声腔。脚色分工细致,表演粗犷豪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山东郓城、曲阜,河南滑县、江苏丰县先后成立过专业剧团,业余演出持续不绝。优秀剧目有《张飞闯辕门》、《鞭打邮都》、《黄桑店》、《盗骨会兄》、《孙安动本》等。
各时期出现的着名演员有十里轰、盖山东、琉璃水眼、张道洪、戴金枝、刘云驷、李文远、张春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