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国着名长篇小说。
列·托尔斯泰着。1877年出版。周笕译,生活书店1937年出版。小说构思于1870年,1873年动笔,原计划写一个上流社会已婚妇女失足的故事。写作中思想认识深化,重心转移,社会问题加大了比重。小说由两条线索构成。
一条写贵妇安娜·卡列尼娜,厌恶没有爱情的上流社会的婚姻生活,对丈夫卡列宁不满,爱上了骠骑兵上尉渥伦斯基,并与之出走同居。她的行为遭到了上流社会的鄙弃和攻击,后又受到了渥伦斯基的冷遇,终于在痛苦和绝望中卧轨自杀。另一条写农村庄园地主列文的精神探索与爱情生活。
小说深刻描写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社会“一切都翻了个身,一切都刚刚开始安排”时期广泛的社会生活,暴露了农奴制改革后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所产生的灾难性后果:贵族阶级家庭关系的瓦解和道德堕落,贵族地主在资产阶级进逼下趋于没落以及农村中阶级矛盾的激化。亦表现出了作家试图以“道德自我完善”、“勿以暴力抗恶”来解决社会矛盾的幻想。作品是托尔斯泰世界观转变前夕思想探索的形象化反映。
小说场景广阔,上流社会的政治生活、家庭生活、性爱关系以及农民的悲惨命运、农民与地主之间的矛盾冲突,均有深刻描写。作品人物众多,出场人物达150多个,其中重笔塑造了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安娜·卡列尼娜的形象。
小说采用了独白、人物动作及景物烘托等多种多样的心理描写技巧,深刻展示了人物心理的辩证发展过程。对比鲜明,讽刺辛辣,语言生动有力,出版后深受人们喜爱。
其作对人类文学发展影响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