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梆子②

河北梆子:梆子声腔系统内的一个重要支脉。它是包括北京、天津在内的河北地区最盛行的古老剧种。在其形成、流布的历史过程当中,曾分别有“京梆子”、“天津梆子”(卫梆子)和“直隶梆子”之称。河北梆子之称谓于1952年全国戏曲会演时正式确定,之前,亦有称其为“秦腔”或“山陕梆子”的。其唱腔音乐属板腔体形式,主要板式有[慢板]、[二六]、[尖板]、[搭调]、[哭板]等。另有一些特殊的腔调构成其剧种唱腔风格特色,如:[十三咳]、[哭相思](见《春秋配·捡柴》)、[上探海]、[下探海]、[么二三](见《蝴蝶杯》)等。河北梆子的主要伴奏乐器是板胡,另伴以笛子、笙、三弦等。演唱时以硬木梆子击节,其唱腔旋律高亢、激越,善于表现慷慨悲壮之情绪,素有“燕赵悲歌”之誉。河北梆子之剧目逾千出,影响较大者如《蝴蝶杯》、《金水桥》、《辛安驿》、《杜十娘》、《秦香莲》等。其盛极之时,足迹遍布大江南北,主要流行于京、津、冀、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以及山东等地区。著名演员有田际云(响九宵)、郭宝臣(元元红)、侯俊山(十三旦)、鲜灵芝、刘喜奎、李桂云等。30年代后渐趋衰落,至1949以后才又复生,并在声腔音乐、舞台美术、表导演等各方面有了新的发展和提高,出现了一批新的表演艺术家,如:张淑敏、王凤芝、刘玉玲、张惠云等,并排演出一批具有较大影响的剧目,如《钟馗》、《呼延庆打擂》等。

为您推荐

锣鼓经②

锣鼓经:简称锣经,戏曲打击乐各种鼓套子的泛称。把鼓、板、大锣、铙钹、小锣、堂鼓等打击乐器组成合在一起,通过打击出不同的快慢、强弱节奏,演奏出不同的锣鼓经,烘托舞台气氛,配合演员表演。如“急急风”、“阴锣”、..

吕剧②

吕剧:中国戏曲剧种。又称“化妆扬琴”、“琴戏”、“驴戏”、“迷戏”、“蹦蹦戏”等由说唱形式的山东(东路)琴书发展演变而来。清末,广饶具演唱东路琴书的时殿光、谭秉论,崔心悦等人,将《王小赶脚》改为化妆演出,采用..

晋剧②

晋剧:梆子声腔系统内的一个重要分支,亦称“山西梆子”、“中路梆子”。其唱腔音乐包括乱弹、腔儿和曲子等,亦属板腔体形式。主要板式有[平板]、[二性]、[流水]等。其主要伴奏乐器是呼胡、二弦、三弦、四弦等。较有影响..

鼓师②

豫剧②

豫剧:中国戏曲剧种。又称“河南梆子”、“河南高调”。流行于河南及邻近各省的部分地区,新疆、西藏等地亦有豫剧剧团。来源说法不一,一说明末秦腔与蒲州梆子传入河南后与当地民歌小调结合形成,一说由北曲弦索调发展而..

蒲剧②

蒲剧:戏曲剧种之一,也称“蒲洲梆子”或“南路梆子”,是梆子声腔系统的重要支脉,属板腔体形式。主要板式有[慢板]、[二性]、[紧二性]、[流水板]等。主要伴奏乐器为板胡,并辅以笛、二股弦等,以板鼓、梆子击节。其唱腔旋..

白剧②

白剧:原名“吹吹腔”,是我国白族的戏曲剧种,流行于云南洱源、大理、鹤庆等白族聚居区。“吹吹腔”自清代乾隆年间即在这一带流行,1949年后,又吸收了白族说唱艺术“大本曲”的一些音乐曲调,得到了进一步丰富提高,并改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