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奔马:原名“马踏飞燕”。又称“马超龙雀”。东汉后期铜铸像。1969年甘肃武威雷台东汉墓出土。奔马铜像其马高34.5厘米,长45厘米。作者构思出一匹奔跑神速的骏马,以三足腾起,一足轻轻地点触在飞鸟背上,用飞鸟不躲闪回首的惊愕之状,来烘托一往无前的矫健身姿和风驰雷电般的奔腾气势,显得格外的惊险和神奇。这匹奔腾的骏马,体态和神态的刻划为:膘肥体壮,足蹄坚劲,头微左杨,长尾飘举,尾梢还打了个结,张口嘶鸣驰骋于兰天之上等细节,均给人以呼之欲出的感觉。一只身重以两计的鸟背上能踏上体重数以百斤的马,可见出作者想像力的丰富。实际结构处理中的妙处,在于使马全身体重集中于一蹄的飞奔造型达到了整体平衡。雕塑时让马头和颈部略有后缩,把重心后移,马之一蹄尽量前伸,从而把支点和重心处在同一垂直线上,从而弥补了前重后轻的倾斜外观。这样处理便达到造型生动活泼、又平实稳定。此件铜像原称“马踏飞燕”,后经专家考证,所谓“飞燕”并非燕子,乃是古代传说中的风神“龙雀”;马亦非凡马,而是“神马”(即天马)。可与早在汉代张衡著的《东京赋》中“龙雀”、“天马”的说法相印证。故马踏飞燕是古代神话传说之例。人又称“马超龙雀”。这种造型的出现,不仅显示了汉代精湛的雕塑技法,更说明汉代艺术家开始用极其开阔的境界来处理艺术中马的形象,以人间的奔马超过天上的“龙雀”的遐想,体现了艺术家创作中浪漫主义的精神。1983年国家游局以“马超龙雀”的图案,定为我国旅游业标志,来象征我国旅游事业的兴旺发达。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