玺②

玺:又作、,即印章。战国时期不论官印、私印都不叫印,而称为“玺”或写作“鉩”、“鈢”、“鉩”字,就是现在的玺字。清代程瑶田作《看篆楼印谱》序时,才把这个字考释出来。汉蔡邕《独断》云:“玺者,印也;印者,信也。”在秦以前尊卑通用,官、私印均可称“玺”。秦以后只有皇帝的印方可称“玺”。沿袭有秦制并略有放宽,如汉代皇帝有六玺①皇帝行玺,②皇帝之玺,③皇帝信玺,④天子行玺,⑤天子之玺,⑥天子信玺。诸侯王、皇后之印也可以称玺,如淮阳王玺等。隋、唐时皇帝印章亦称“玺”。武后(武则天)因她厌恶玺字(玺与息灭的“息”字音通)将玺字改为“宝”字。清代时皇帝的印章称宝也称玺。

为您推荐

花押印②

花押印:印信的一种。历代用变化的草体,在文书契约上签字,称“花押”,如镌刻成印章,即成花押印。始于宋代。一般没有外框,签押时使人不易摹仿,作为取信的凭记,亦称“花字”、“花书”。唐李肇《国史补》云:“宰相判四方..

私印②

私印:私印谓官印以外印章的总称。视之作用不同而其体制繁杂。如以形制而称者,有一面印、二面印、六面印、子母印、套印、圆形印、回文印等。如以文字而称者,有成语印、吉语印、斋堂馆阁印、象形印、起首印、收藏鉴赏印..

治印②

治印:“治”古文作“乿”。《集韵》称“治,理也”。《论语·宪问》中关于“治”的意义是泛指从事的工作,如“仲叔圉治宾客,祝鮀治宗庙,王孙贾治军旅”。所以治印,即从事篆刻图章,俗称“刻印”、“刻图章”。..

沈湘②

收藏印②

收藏印:钤盖于自己收藏鉴赏之书画、图书之上的印章。其文有“某氏家藏”、“某某珍赏”等。始于唐代。如唐太宗有“贞观”、连珠印,唐玄宗有“开元”连珠印,都用于御藏书画之上,被视为收藏印。宋代大兴收藏印之风,著名..

秦印②

秦印:一般指战国末期到西汉早期流行的印章,称秦印。印文小篆居多。秦始皇统一中国以后,创立了秦篆,即小篆,其特点方中寓圆,风格苍秀。多为白文,方形印,印面则多加田字格,半通印多好日字格。秦印分官印和私印。官印多为..

朱文②

朱文:亦称“阳文”。在印章上镌刻成凸起的文,因阳文印章钤盖在白纸上即呈白地红字,故称谓朱文。反之称为白文(阴文)。元代篆刻家吾丘衍在《学古编·三十五举》云:“朱文印不可逼边,须当以字中空白得中处为相去,庶免印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