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宫秋月》:中国民族器乐曲名。近代曾以多种演奏形式在民间流传,多是同名异曲。(1)山东菏泽筝曲。主题旋律是由民间乐曲《八板》的变奏构成。它以缠绵哀怨的音调,表现古代宫女望月思乡的情感。乐曲有8个乐句,以“花”奏开始的旋律低深幽静。第2乐句,右手正反和弦的八度双音结合左手在弱拍按揉,进一步呈示和巩固了主题乐思。第3、4、5乐句,着重运用按揉点滑和吟颤手法,细致地刻画出悲郁的愁绪。第6乐句稍快而有力求按颤八度双音及随后的“花”奏,乐曲发展到高潮。第7、8乐句,旋律的不断下行和还原的速度,使乐曲又回到充满忧思的情绪之中。乐曲在民间流传约有200年的历史。(2)琵琶曲。同名异曲两首,一为乙字调(A调)《汉宫秋月》,最早见于1916年沈肇州所编《赢州古调》。旋律凄凉婉转,表现一种哀怨情绪。二为尺字调(C调)《汉宫秋月》,见于无锡吴畹卿(1847~1926)传抄谱。全曲6段加尾声,旋律抒情委婉,细腻深情,表现古代宫女的苦闷与哀怨。后由《南北派十三套大曲琵琶新谱》、《养正轩琵琶谱》等收入,各传派的曲名和乐谱段落划分等虽有不同,但旋律基本相同。(3)二胡曲。1929年左右,刘天华记录了唱片粤胡曲《汉宫秋月》谱,改由二胡演奏。粤胡曲《汉宫秋月》(又名《三潭印月》)源出同名琵琶曲第1段。蒋风之整理并演奏的《汉宫秋月)速度缓慢,用弓细腻多变,旋律中常出现短促的休止和顿音,乐声时断时续,加之二胡柔和的音色,小三度绰注的运用,以及持性变徵音的多次出现,表现了宫女哀怨悲愁的情绪。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