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魂曲②

安魂曲:又称追思曲,是哀悼死者的弥撒曲,因亡灵弥撒的进台经第一句首词“Requiem”而得名。后也包括作曲家们创作的形式、内容不一定是与教会仪式有关的“安魂曲”。早期安魂曲与受难曲、弥撒曲一样以传统的素歌为材料,后来也逐渐发展到有独唱和乐队伴奏,有的甚至属于非宗教性质。著名的安魂曲作者有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等。

为您推荐

谐谑曲②

谐谑曲:原有“戏谑”之意,17世纪和18世纪上半叶用于声乐曲和器乐曲,音乐轻松活泼。18世纪后半叶,它取代小步舞曲,通常用作奏鸣曲、交响曲、协奏曲中的一个乐章。贝多芬赋予这种乐章豪放而又粗犷的幽默,一般采用三拍子..

牧歌②

牧歌:存在于14~17世纪的多声部世俗声乐曲。谱曲最早出现于14世纪的意大利,歌词多采用爱情诗或田园诗,有三四个声部,以主调音乐为主,为早期牧歌,起源于普罗旺斯田园曲。16世纪的牧歌是14世纪牧歌的自由模仿,歌词是自由体..

叙事曲②

叙事曲:指富于叙事性、戏剧性的独唱曲或独奏曲。最早是一种边舞边唱的歌曲,后成为独唱及复调叙事歌曲的通称,18世纪发展成为篇幅较长的独唱歌曲,19世纪其戏剧性效果大大加强。它还是19~20世纪抒情浪漫性格的钢琴作品体..

船歌②

摇篮曲②

摇篮曲:一种具催眠性质的、有着舒缓风格的抒情性声乐曲或器乐曲。通常采用中速6/8拍,近似摇篮摆动或小船在平静的湖面轻微晃动的节奏感。肖邦的钢琴曲Op.57、勃拉姆斯的Op.49No.4以及古诺的《摇篮曲》(亦称《小夜曲》)..

尼德兰乐派②

尼德兰乐派:15至16世纪欧洲低地国家(今天的比利时、荷兰及法国北部)涌现出一大批音乐家,形成欧洲大陆的音乐中心,称为尼德兰乐派。此乐派的几代作曲家使该乐派的影响持续了一个多世纪。主要代表人物有杜费(Dufay,1400~1..

威尼斯乐派②

威尼斯乐派:16世纪中叶,以威尼斯城邦共和国的圣马可大教堂为中心发展形成的一个乐派。此乐派的重要代表人物有维莱尔特(佛莱芒人)、德·罗尔、加布里埃利叔侄,他们曾先后担任圣马可大教堂唱诗班乐长职务。这些作曲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