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永②

智永:生卒年不详。陈、隋间书法家。僧人,名法极,俗姓王氏。晋王羲之七世孙。山阴(今浙江绍兴)人。永欣寺人,人称永禅师。善书,能兼诸体,草书尤胜。他继承祖法,精勤书艺。相传居永欣寺阁上临书30年,写真草《千字文》800余本,分送浙东各寺庙。当时求书者很多,住处门限踏损,裹以铁皮,号为“铁门限”。工正草书,妙传家法,远采张芝之风,半得右军之肉。骨气深稳,体兼众妙,精能之至,反造疏淡。初若散缓不收,反复不己,乃识其奇趣。虞世南得其传授,影响初唐书学。唐张怀瓘《书断》评其书“气调于欧、虞,精熟过于羊、薄。”所书《真草千字文》,有墨迹本及关中本。其墨迹本,真草二体间行书。行10字,共202行,竖24.7厘米。日本日下部鸣鹤所藏《真草千字文》,墨迹传为智永所书。一般来说,楷书与草书在表现手法与风格上有很大的不同,但智永能把这两种不同风格结合在一起,却实现了这二者的有机结合。不论是楷书还是草书,都有着工稳、缓慢、空阔、疏朗,清俊典雅,而又自由、活泼的美感特征。智永传世书迹多为千字文,除了著名的《真草千字文》外,还有《楷书千字》、《草书千字》等数种,其《楷书千字文》用笔遒劲,结构端庄,笔画的起止提按痕迹十分清晰,富有虚实变化,与晋唐写经十分接近。后世对智永的评价褒贬不一,如唐代李嗣真说他“精熟过人,惜无奇态。”总之,智永虽然擅长楷、行、草诸体,且极其精熟,但总是囿于“二王”家法而缺少新意。

为您推荐

临摹②

临摹:学习前人书法的一种方法。置碑帖于一旁,依照其笔画书写的称“临”;以薄纸蒙在碑帖上,依其形迹而复写的称“摹”。南宋姜夔《续书谱》称:“初学书不得不摹,亦以节度其手,易于成就。”又称“临书易失古人位置,而多得..

署书②

署书:亦称“榜书”。古代题匾额等用的书体。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叙》云:秦书八体,“六日署书”。署有两义,一指匾额,二指书签。故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曰:“检查,书署也,凡一切封检题字,皆曰署,题榜亦曰署。..

陆机②

陆机:西晋文学家、书法家。字士衡。吴郡(今江苏苏州)人,一作华亭(今上海松江)人。祖逊,父杭,皆三国吴名将。吴亡入晋,为太子洗马,著作郎,后官至平原内史。世称“陆平原”。陆机才华出众,少有异材,文章冠世,与弟陆云,世..

尺牍②

丁道护②

丁道护:生卒年不详。隋文帝时书家。谯国(今安徽毫县)人。官襄州祭酒从事。擅长真书,溢妍华致,在当时名声颇大,对初唐真书颇有影响。明丰坊《书诀》列记钟、王以来善书者,隋四人,丁道护名在其三。米芾《海岳名言》视丁..

响拓②

响拓:碑帖术语。复制书法的一种方法。由于法书墨迹因年代久远,纸色沉暗,字口难辨,故在模制时,须向光照明,以纸覆帖,勾勒其原字笔画,然后再墨笔填充,响拓亦称“影书”、“影覆”。宋代赵希鹄《洞天清录·集古今石刻辨》..

擘窠书②

擘窠书:指楷书大字,即大字的别称。古人书碑先在石上画成之方格,谓之“擘窠”。唐颜真卿书《乞御书放生池碑额表》云:“前书点画稍细,恐不堪经久。臣今谨据石擘窠大书。”后称大字为擘窠书。或谓人手之虎口为“擘窠”,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