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小提琴协奏曲。1959年上海音乐学院三年级学生陈钢、何占豪根据同名越剧故事情节、主要旋律改编创作。第一部分:相爱(呈示部)。竖琴伴奏下由小提琴奏出越剧中祝英台主要唱腔写成的“爱情主题”,典雅清柔,使人联想起英台的美丽形象。继以“草桥结拜”,小提琴华彩乐段和描写两人三载“共读共玩”的回旋曲。第二部分:抗婚(展开部)。低音和铜管乐器奏出凶暴狰狞的“封建主题”后,小提琴散板、切分,分别象征封建势力和英台得知父亲将他许配给豪门子弟时的不安、痛苦和反抗。小提琴与大提琴又一次对答,象征着梁祝“楼台相会”时的痛诉衷情;急转直下的音乐,以闪板、快板表现山伯悲愤致死、英台哭坟时痛不欲生的控诉。管弦锣鼓齐鸣、地动山摇般的音响刻划了“英台投坟”的壮烈高潮。第三部分:化蝶,爱情主题的再现,仙境般的音乐,正如马克思所说“任何神话都是运用想象和借助想象”来寄托人们的愿望,双双彩蝶,比翼齐飞,象征着“千年万代不分开,梁山伯与祝英台”。由于作品具有鲜明的反封建色彩,又将交响乐与我国民间戏曲音乐的手法巧妙揉合,旋律优美,结构新颖,不仅在国内被尊为“民族化的交响作品”,在国外也被称为“蝴蝶爱情协奏曲”,载誉全球。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