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神赋十三行》:东晋王献之作。亦称《十三行洛神赋》或《十三行》,因明朝万历年间在杭州葛岭出土一刻石,石色有如碧玉,故此帖又称《玉版十三行》。为著名小楷法帖。《洛神赋》为魏晋时曹植的名作,王羲之父子都曾以楷书写过,王献之尤其喜好书写此文。原件在南宋时被损坏,只剩十三行字,其中有宋高宗所得9行250字,贾似道所得4行74字。墨迹有两种,一为晋时以麻笺所书,另一本为唐人以硬黄纸书,后附有柳公权题跋,人称《柳跋十三行》;石刻有杭州葛岭出土的原石及南宋末年的翻刻本等。此帖为王献之书法成熟时期的代表作,从此帖中可见他与其父的楷书已有明显的相异之处。主要是中锋运笔,笔画圆润挺秀,外拓抒展,苍劲老练,俊逸多姿。以写大楷之法写小楷,结体给人以宽绰通达、雍容疏朗之感。整篇章法雅逸洒脱,字形有大有小,行距之间错落有致,互相呼应,浑然一体。体现出作者在结体、运笔、布局等方面的深厚功底。此帖历来为书家所重,被奉为小楷之极致。王献之此帖对最后完成楷书今体化作出了卓越贡献。《十三行》清代收入内府,清末流入民间,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