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真剧团——艺光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兰州戏曲剧院豫剧团②

素真剧团——艺光剧团——兰州市豫剧团——兰州戏曲剧院豫剧团:1953年夏由陈素真组班于甘肃兰州市。团长陈素真,系民营公助的共和班性质。先后演出于兰州市水北门剧场和小沟头碱滩剧场。主要演员除陈素真领衔主演外,还有赵玉麟、王清廉、马双驰、崔双祥、王春喜、关营立、马长旺、宋丽珍、谢宝花、宋金莲、李素云、王培智、史彩云、蔡玉章、李春梅、宋宝花、姬天才、田玉秀等。后又陆续邀来白玉法、刘桂枝、王兰君等主要演员。1954年,招收一批学生,实力大增。演出剧目除陈素真擅演的《叶含嫣》、《宇宙锋》、《拾玉镯》、《三上轿》、《三拂袖》、《柳绿云》、《女贞花》外,还有刘桂枝、王兰君等演出的《五堂会审》、《战洛阳》、《破天门》、《崔凤英搬兵》、《对绣鞋》等戏。1956年,陈素真返回河南,剧团随之也改组为艺光剧团。团长汪熙,副团长白玉法、王兰君。编剧李文德,导演席轩、马双驰。主要演员除王兰君、刘桂枝、白玉法、王清廉及原素真剧团的班底外,还吸收了一批新来的演员,如陈爱君、陈殿三、周秀玲、车素生、吕化南、孙松山、赵春和、王兴国、王芳春、刘新喜等。编导、演出了《田螺姑娘》、《姑娘心里不平静》、《柳毅传书》、《文天祥》、《王昭君》、《齐寡妇造反》、《马兰花》等新剧目和《困雪山》,《背公主》、《背婆婆》、《秦琼打擂》、《三岔口》、《花蝴蝶》、《白莲花》、《跑汴京》、《闹严府》等传统剧目。演出地点在兰州市小沟头剧场。1959年并入兰州市豫剧一团,改称兰州市豫剧团。1961年曾一度分为大小两团,各自独立演出。1980年又改组为豫剧一团和豫剧二团,并由王喜云、郑秋波分任团长。1984年两团合并,新任团长王文廷。30余年来,该团以学员队形式,曾先后培训了5届学员,从中涌现出诸如郑秋波、王喜云、赵传胜、周超、赵凤兰、周桦、王桂生、毕晓红、秦兰婷、张国玲等一批优秀演员,以及导演谭启国,司鼓白剑英,琴师王自安、张小腊、高连升等。另外还有不少著名豫剧演员曾在该团工作,如王景云、许树云、常香玲、董有道、祁兰芳、李春芳、王兰君、白玉法、刘桂枝、陈同义、王素琴、强庭梁、杨春玲等。多年来该团曾屡次参加甘肃省戏曲会演,并多次代表甘肃省参加西北大区调演。1982年全国儿童剧调演中,该团自创的《早露》一剧,曾代表甘肃省晋京演出。其活动范围以兰州市为基地,除旁及省内平凉、天水、庆阳、河西、定西及新疆乌鲁木齐、石河子等地外,还远征河南安阳、吉林长春一带,为豫剧扎根甘肃和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1997年该团以《日月图》一剧参加中国首届豫剧节,获多项奖;2005年又以《山月》一剧参加第九届中国戏剧节获优秀剧目入选奖。兰州市机构调整后,由赵凤兰担任戏曲剧院院长,周桦担任副院长兼豫剧团团长。当今主要演员还有苏良玉、徐军、李皖秦、芦顺萍、吕红霞、孔英、朱晓兰、冯一帆(兼导演)等。





为您推荐

南阳市人民梆剧团——南阳市豫剧团②

南阳市人民梆剧团——南阳市豫剧团:前身系南阳市人民梆剧团,1953年改称现名,团长蓝建民。1960年6月市、县合并,改称南阳市豫剧二团。1967年后曾数易其名,1975年定名为南阳市豫剧团。现有演职员75人,主要演员有柏青、王..

洛宁县群乐剧团——群声剧团——洛宁县豫剧团②

洛宁县群乐剧团——群声剧团——洛宁县豫剧团:洛宁县群乐剧团,成立于1953年,后又更名为群声剧团。时全团80人,团长薛山,1955年剧团登记时,定名洛宁县豫剧团。副团长张春贤。主要演员有吉太法、王在岭、王奇效、陈玉凤..

柘城县人民剧团——柘城县豫剧团②

柘城县人民剧团——柘城县豫剧团:1952年6月,柘城县接收商丘县文工团,更名为柘城县人民剧团。1953年派李心善任指导员,李秀玲(旦)和宋学良(须生)为副团长。全团50余人,主要活动在柘城、太康、睢县、淮阳、商丘等城乡。1..

伊川县人民剧团——伊川县豫剧团②

安阳市安新剧社——太原市安新豫剧团——太原市豫剧团②

安阳市安新剧社——太原市安新豫剧团——太原市豫剧团:前身系河南安阳市安新剧社,巡回演出于山西太原市时,因一再延长演期,终致在1953年正式归属山西太原市文化局领导,并更名太原市安新豫剧团。1956年7月始定今名,属全..

卢氏县洛声剧团——卢氏县豫剧团②

卢氏县洛声剧团——卢氏县豫剧团:卢氏县洛声剧团1953年3月成立于河南卢氏县,是在豫剧“十八兰”之一的车兰玉流动戏班基础上组建的。全团25人。1954年归卢氏县商联会领导,人员发展到124人。并聘请何素芳、史凤梅、王肯..

复程县豫剧团(业余)——民权县豫剧团②

复程县豫剧团(业余)——民权县豫剧团:1952年平原省复程县刘楼业余剧团在民权演出,县委决定以它为班底,组建民权县豫剧团。1952年10月1日成立。主要演员有李秀章(旦)、李胜举(净)、王志春(生)、姬银聚(红脸)、董秀兰(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