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话剧

通俗话剧:

新剧(早期话剧)的一个支流。

新剧在清末兴起后,逐渐职业化,至1918年趋向衰落。新剧开始分流,部分业余和职业剧团的新剧发展为话剧,文明戏仍继续存在。至抗战时期,上海的文明戏演员提出“改良文明戏”的口号;这种改良文明戏后来发展成为通俗话剧。通俗话剧继承了文明戏表演上的特点,例如注意反映社会风俗习惯、使用方言。

剧目常编演社会上新发生的故事,但随演随丢,极少积累。前期春柳社编演的《张汶祥刺马》、《宦海潮》等在通俗话剧中得到重新整理改编演出。通俗话剧在剧目建设上成就不多,但也是它自己独特的表现方式,以及在发挥演员创造才能上形成了自己的特点,成为现代话剧的一个支流。

为您推荐

戏剧研究

戏剧研究:重庆《新华日报》副刊。月刊。1942年2月9日创刊,同年9月17日第8期后停刊。内容以戏剧理论研究为主,大量译载了苏联、欧美的艺术论着。主要撰稿人有离子、纪萱等。离子发表的译作有《莫斯科艺术剧场演出〈大雷雨..

影剧圈

影剧圈:上海《联合晚报》副刊。1946年5月13日创刊,初为周刊,后改为半周刊,双日刊。同年9月9日起又改为日刊,21日后并入报纸娱乐版。于伶、施梅等编辑,先后刊出20余期,内容以戏剧、电影评论为主。戏剧部分主要撰稿人有英郁、..

戏剧月报

戏剧月报:1943年1月创刊于重庆,1944年4月第5期后未见出版。编委会由郁文哉、陈白尘、陈鲤庭、石凌鹤、曹禺、张骏祥、贺孟斧、赵铭彝和潘孑农等九人组成。为抗战后期国统区主要戏剧刊物之一。撰搞人除编委会成员外,还有..

剧影春秋

家庭剧

家庭剧:清末至民国初年对取材于家庭故事的戏剧的习惯说法。我国最早的新剧团体春柳社曾以编演反映社会问题的戏为主,而家庭剧也与社会问题剧相联系,例如新剧同志会(后期春柳社)中坚分子陆镜若创作的《家庭恩怨记》、根据..

艺术在战地

艺术在战地:江西上饶《前线日报》副刊。周刊。1940年5月8日创刊,同年7月24日第10期后未见刊出。第三战区政治部主编。内容包括戏剧活动和文艺理论研究等。撰稿者为演剧五队、七队,抗宣二队等集体署名。第1期刊载了演剧七..

影剧世纪

影剧世纪:杭州《大同日报》副刊。周刊。1946年4月27日创刊,同年8月3日第15期后未见刊出。电影、戏剧的综合性刊物。墨易主编。主要撰稿人为肖猛、程荆、聂超、莎莱等。剧运讨论和戏剧评论占大部分篇幅,先后发表了多篇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