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可夫

沙可夫:

【生卒】:1905.10—1961.9.1

【介绍】:

原名徐微明,又名微明、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赫夫,化名王金龙。

笔名有微明、明、克夫、陈古夫等。浙江海宁人。

1922年因反对包办婚姻从家乡逃至上海,先后进上海南洋大学附中、南洋大学电机系读书。

1926年去法国学习音乐。1927年参与中共旅欧总支部的领导工作,编辑党刊《曙光报》。后去苏联进了莫斯科的孙中山大学,取名亚历山大·阿列克赛·沙赫夫,以后中文名字便叫沙可夫。

1928年将苏联拉甫列尼约夫的剧本《破坏》译成中文,还编导了多幕剧《明天》。1931年夏回国后,在上海被捕,后经组织营救获释,回浙江老家养病。

1932年由上海秘密来到中央苏区,历任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机关报《红色中华》主编,教育人民委员部副部长、工农剧社编审委员会负责人,还参加蓝衫剧团学校(后改名为高尔基戏剧学校)的创建工作,兼任该校教员。创作有三场话剧《我们自己的事》、《谁的罪恶》,独幕剧《武装起来》、《北宁路上的退兵》、《最后胜利归我们》,活报剧《三八纪念》,七场话剧《我——红军》(集体创作,沙可夫执笔)等。这些剧本大多洋溢着斗争的激情和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给人以积极奋发的力量。其中《我——红军》演出后获得巨大成功,该剧反映第四次反“围剿”斗争的胜利,表现了红军、游击队和人民群众配合作战的英勇事迹。

但《谁的罪恶》演出后曾受到批评。1933年底,因病离开苏区去上海治疗,在上海翻译出版了莫里哀的剧本《伪善者》等。抗战爆发后,辗转来到延安,1937年底为纪念广州起义十周年,参加创作大型话剧《广州暴动》,与任白戈、周扬、左明、朱光等集体创作大型话剧《血祭上海》,受到了广泛好评。1938年初参加“艺术学院筹委会”,筹建鲁迅艺术文学院。主持起草《延安鲁艺创立缘起》,任该院副院长。同年秋创作多幕剧《团圆》,1939年去晋察冀边区,在华北联合大学文艺学院、晋察冀边区文联、张家口文协等单位负责领导和组织工作。

1944年返延安学习,主持排演苏联名剧《前线》。建国后,历任北平市文化接管委员会、全国文联、文化部、中央戏剧学院等单位的领导职务。

为您推荐

张辛实

张辛实:【生卒】:1917.1.21—【介绍】: 原名张英华,吉林辽源人。1931年在吉林读中学时,加入东北抗日青年大同盟。1933年在沈阳文会书院读书时,开始从事文学创作。1935年去日本自费留学,攻读电影剧本专业。七七事变后,与同学合办..

吴琛

吴琛:【生卒】:1912.10.5—【介绍】: 曾化名唐突,笔名有苏丹、魏于潜、柳叶等。江苏无锡人。1932年与金山等人组织光光剧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不久,参加剧联,同时在小学教书。1936年先后在《生活星期刊》社和生活书店工作。19..

杨村彬

杨村彬:【生卒】:1911.7.23—【介绍】: 原名杨瑞麟,笔名有村彬、瑞麟等。北京人。小学时即参加话剧演出,中学时开始为《北京晨报》副刊写稿。1928年考入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曾主演话剧《诗人的悲剧》。1934年在河北定县中..

沈浮

宋兴中

宋兴中:【生卒】:1922.12.3—【介绍】: 山西安泽人。1937年参加八路军炮兵团。1939年入晋东南前方总政治部艺术训练大队戏剧班学习。抗战时期,随部队宣传队在各地演出《游击队的母亲》、《三边风光》等话剧。1941年入延安部..

吴雪

吴雪:【生卒】:1914.9.14—【介绍】: 四川岳池人。小学读书时,曾自编自演过小戏《骗中骗》。1931年在成都四川艺专西画系学了半年素描,后来考入大同电影戏剧学校。不久,和陈戈等组织剧人协社,排演《湖上的悲剧》、《颤栗》和《..

苏一平

苏一平:【生卒】:1919.3—【介绍】: 笔名苏一萍。陕西西安人。学生时代投身进步学生运动,参加演出《放下你的鞭子》等街头剧。1939年到延安马列学院学习。1940年调西北文艺工作团,曾任该团团长。1943年与周而复合作创作歌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