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后期先锋派的影片受苏联“电影眼睛派”的影响很大。
里希特1927年在《午前的幽灵》中应用了法国先锋派电影的一些手法。但在《赛跑交响乐》中,却使用了“电影眼睛派”的手法。1926年后,他开始采用一些社会题材,如《通货膨胀》等。他还在苏联拍了一部反纳粹的半纪录式的影片《冶金》。
华尔特·罗特曼受苏联电影影响更深,他按照“电影眼睛派”的原理,创作了《柏林,一个大都市的交响乐》和《世界的旋律》等片。此外,巴斯《柏林的市场》、《星期天的人们》、弗洛恩德《一张十马克纸币的故事》,梅兹纳《袭击》,拉多夫《肥皂泡》也是这类影片中的杰作。30年代初,这些导演中的绝大多数人流亡国外,结果这一运动就被消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