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莱斯特,H.von : 德国剧作家。生于奥得河畔的法兰克福,出身普鲁士贵族家庭,1792年进近卫团服役,1799年辞去军职,回家上大学,学习哲学和自然科学。1800年辍学移居柏林,1801年开始旅行,先后到过巴黎、瑞士。在瑞士期间,他完成了第一部剧作《施罗芬施泰因一家》(1804)。这是一部命运剧,写两个骑士家族由于偶然的误会而成为不共戴天的仇敌,相互残杀的故事。克莱斯特以后的戏剧中常见的那种非理性主义、神秘主义,在这里已相当明显。这部剧的出版增强了作者要成为一名伟大作家的信心。于是,他马上着手写第二部剧作《罗伯特·居依斯卡》,打算熔希腊命运悲剧和莎士比亚性格悲剧于一炉,但几易其稿都不满意,最后付之一炬。到了1807年,才凭记忆记下了第一幕。
1804年克莱斯特回到柏林,先在柏林、后在柯尼茨堡的普鲁士官僚机构中供职。这期间,他完成了《安菲特律翁》(1806)和《破瓮记》(1808),前者是根据莫里哀的喜剧创作的,表现骗人的现实和真诚的感情之间的矛盾。《破瓮记》是克莱斯特惟一的一部以现实生活为题材的剧作,描写法官亚当名为法官、实为被告的故事,既含有批评普鲁士司法制度的意义,又富有荒诞离奇的情节和喜剧效果,与莱辛的《明娜·封·巴尔海姆》以及豪普特曼的《獭皮》并称为德国文学中的三大喜剧。
1806年普鲁士军队被拿破仑打败,克莱斯特感到祖国处于危急中,写出取材古日耳曼传说的《赫尔曼之战》(1808)。1807年,克莱斯特辞去官职,在去德累斯顿途中路过柏林时被法国占领军以间谍嫌疑逮捕。在被捕期间,完成了取材希腊神话的悲剧《彭忒西勒亚》(1807)。释放后到德累斯顿,与A.米勒合编文艺杂志《太阳神》。1808年他完成了浪漫主义骑士剧《海尔布隆的小凯蒂或考验》(1810),描写了一个纯洁感情终会得到尊重的理想世界。
克莱斯特最后一部也是艺术上最成功的剧作是《洪堡王子弗里德里希》(1809~1810)。剧本描写王子在没有接到正式命令的情况下,擅自出击,打败了敌人的故事,就个人、国家和社会的关系问题引起了激烈的争论。
克莱斯特1810年回到柏林,与A.米勒合编《柏林晚报》,但由于政治上的分歧而失败,1811年停刊。克莱斯特开枪自尽。
克莱斯特的戏剧作品在他生前没有产生很大影响。19世纪末,人们才真正认识到他是德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作家之一。但因推崇他的后人十分复杂,所以克莱斯特成为德国文学史上最有争议的作家之一。
Friedrich Gundlolf,Heinsich von Kleist, Berlin,1922.
Siegfried Streller,Das dramatische Werke Heinsich von Kleists, Berlin,19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