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戏剧 : 马来古老戏剧的源头可以追溯到古代马来人的原始宗教仪式。公元14世纪,马来地区开始流传皮影戏。
作为综合艺术的马来戏剧产生于19世纪80年代。由于保守势力的阻挠,马来戏剧发展缓慢。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马来戏剧取得了长足进步。主要经历了邦沙万剧、初期话剧、现实主义戏剧和当代剧四个发展阶段。
邦沙万剧 原是由波斯辗转传入的伊斯兰宗教祭祀舞剧,题材限于描写伊斯兰先知和英雄的故事,后逐渐描写历史和现实生活。约于1870年,一个演塔克吉亚剧的波斯哇扬剧团抵达槟榔屿。演出获得声誉。1883年马玛克·布什仿效波斯哇扬剧建立马来亚哇扬剧团,以本地社会现实为基础,模仿波斯哇扬风格,开展以反映社会上层人物生活为主的演出活动。因演出以贵族趣味为转移,故名邦沙万(意为贵族剧)。它继承民间说唱的传统,采用幕表制,演员即兴自编台词,组织矛盾冲突。早期邦沙万剧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剧目内容多来自国内外神话、寓言、历史故事,如《阿里巴巴与四十大盗》、《阿拉丁与神灯》等都是流行剧目。20世纪30年代邦沙万剧开始反映现实生活,题材偏重于惩恶扬善和劝世训诫等,成为40年代以前使用马来语地区(包括印尼)的群众性剧种。著名剧目有:《两付棺材之间》(初演于1935年,柔佛),描写异教徒婚配死后受宗教裁判的故事;《谁之咎》(初演于1938年,新加坡),描写不孝之子被雷电劈死,暴露奴化教育的恶果;《逆子》(初演于1932年,柔佛),描写一青年弃妻续娶,独吞家财,最后落得铁枷锁身的下场;《颠倒世界》(初演于1937年),鞭挞了家庭道德之沦丧;《泽甫大医生》(初演于1942年,槟榔屿),描写私生子泽甫大医生与其父母相遇,忍辱自杀的故事;《巴郎山》描写一青年抗婚未成,悲郁而死;《血棺》(初演于1936年,马六甲)揭露父亲夺占儿子情人,情人双双殉情自杀的惨象。
初期话剧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民族解放运动蓬勃兴起,邦沙万剧逐渐走向衰落。受过西方教育的知识分子翻译莎士比亚戏剧,译介戏剧理论,提出重视反映当代社会生活的主张。20世纪30年代,邦沙万剧经印尼"达而达拉"剧团改造,剔除了幕间穿插的表演程式,使用台本,强调导演的作用。该团在马来亚演出的剧目对当地戏剧界产生影响,被人称为"新剧"加以仿效,话剧遂脱颖而出。此时期学校演出的莎士比亚剧也产生了一定影响。初期话剧多以历史题材影射当代社会生活。谢德·阿尔威·阿勒哈迪的《伊斯兰英雄塔列·宾·扎依德》编演于1942年,宣扬伊斯兰精神。《马来英雄杭都亚》则颂扬了民族英雄主义。50年代,以剧作家兼导演夏嫩·侯赛因(1919~ )的历史剧为代表,话剧进入鼎盛时期。他的作品与马来民族觉醒相呼应,所作有《丹绒布德里的驼子》、《水鬼》、《柔佛虎》、《敦·斯里·拉朗》等剧。加拉姆·哈米迪的《华丽之子》则被认为是有独创性的优秀话剧。
现实主义戏剧 20世纪60年代以后,话剧在形式上完全摈弃邦沙万剧的残留痕迹,注重台词的口语化,舞台装置追求生活真实感。剧作家开始吸收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更加重视从当代社会生活中搜集素材,如乌斯曼·阿旺(1928~ )的代表剧作《乌达与达拉》是一出描写青年男女纯真爱情的悲剧,谴责了封建制度;独幕剧《肯尼山上的客人》描写一个被各种矛盾困扰的高级官员的处境,暴露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矛盾。乌斯曼·阿旺的剧作如同他的诗作一样,以其民族化的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全马来西亚享有盛名。他的剧作《从星星到星星》(1965)、《阳光下》(1969)、《时代帷幕》(1969)、《红色的早晨》(1971)等比较集中地反映了马来戏剧创作向现实主义深度和广度开拓所取得的成就。同时期有影响的剧目还有穆斯塔法·加米尔·耶辛的《在希望的帷幕之后》,描写都市生活中的虚伪现象;《两三只逃猫》,展现马华两族青年通婚的社会难题,在戏剧创作中首先开辟民族融合的题材;《硕峩叶的屋顶》,以幽默、讽刺的笔调,刻画一个株守旧观念的母亲形象,描写了城乡两种人的品行和精神状态。阿尼斯·莎比玲的《阴曹地府》,描写一死鬼在冥府受审,招认在阳世为满足妻子物质和权力的欲望,侵吞公款而自杀的行径。
当代剧 在现实主义戏剧开始勃兴时就已有人在戏剧形式方面进行新的试验。进入70年代,某些剧作家抛弃直接反映社会现实的传统,搬用西方荒诞派戏剧的表现手法,以人道主义为指导思想,深入反映人的孤独的内心活动,刻意创造荒诞奇特的舞台形象。他们的剧作被称为"当代剧"。这种剧一般没有连贯的故事,全凭演员在舞台上所作象征性的表演,或以歌舞、音乐、皮影、幻灯等多种表现手段,展示含糊不清的情节,曲折地反映人与神、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代表作品有诺尔丁·哈山的《茅草并未吹去》(1970)、丁士门的《并非自杀》、诺尔丁·哈山的《五支华柱》(1973)和《门》(1974)、谢德·阿尔威的《督·霹雳》、丁士门的《抗议》(1974)和《阿娜》(1976)等。某些青年剧作家追求更加新奇的表现手法,如约翰·加法尔的《旱风》以制造奇特的幻想意境的手法,表现人对幸福和豪华生活的渴慕。他们的作品被称为只能被社会有识者欣赏的所谓"上品剧"。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