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整一律

    行动整一律 : 戏剧结构安排遵循的完整、统一的原则。在戏剧史上,最早提出行动整一原则的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他在《诗学》第七章说:"悲剧是对于一个完整而具有一定长度的行动的摹仿(一件事物可能完整而缺乏长度)。所谓`完整`,指事之有头,有身,有尾。所谓`头`,指事之不必然上承他事,但自然引起他事发生者;所谓`尾`,恰与此相反,指事之按照必然律或常规自然地上承某事者,但无他事继其后;所谓`身`,指事之承前启后者。所以结构完美的布局不能随便起讫,而必须遵照此处所说的方式。"在中国戏剧史上,较早对此作明确阐述的是清代戏曲理论家李渔。他在《闲情偶寄》的《词曲部》中说:"后人作传奇,但知为一人而作,不知为一事而作。尽此一人所行之事,逐节铺陈,有如散金碎玉,以作零出则可,谓之全本,则为断线之珠,无梁之屋。"认为剧中人物的行动须有联系,要完整和统一。
  行动的完整、统一要求动作前后贯串,因果相承,不同人物的动作线有内在联系,不能彼此无关。这是戏剧创作应当遵守的基本原则,也是衡量戏剧作品结构艺术成就的重要标志。实现行动整一的具体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①通过情节一致来达到行动的整一性。这种方式以贯串全剧的中心事件为枢纽,将戏剧动作归于集中、统一。但并不排斥其他与中心事件有一定联系的次要事件。②通过情节一致、地点一致和时间一致来达到行动的整一性,即后来人们所说的三一律或三整一律。这种方式是欧洲古典主义戏剧家在曲解亚里士多德理论的情况下提出的。他们认为全剧只有写一天之内、在同一地点发生的一个故事,才能走向行动的整一性。情节、地点、时间的相对集中,确实是行动具有整一性的重要因素,但限制太甚却会影响艺术想象力的发挥和作品真实性的程度。③通过人物的一致来达到行动的整一性。这种方式以贯串全剧的中心人物为枢纽,使戏剧动作趋于集中、统一。但这里所谓的中心人物,可以是作品的主要人物,也可以是其他人物。中心人物可以与一个主要事件有紧密的联系,如李渔主张的"一人一事",也可以让中心人物活动于相对并列的若干事件中。④通过内在情绪一致来达到行动的整一性。这种方式以人物心理活动为枢纽,将戏剧动作集中、统一起来。它常以打破传统的舞台时空观念为特征。 西方现代派剧作家J.-P.萨特、S.贝克特、E.尤内斯库等常采用这种方式。
  不论采用哪种方式来实现行动的整一性,都须和主题思想的统一结合起来。剧本的主题思想是通过人物的行动来体现的,没有行动的统一性就没有主题思想的统一性。然而主题思想是作品的灵魂,它对于全剧的人物行动具有强烈的凝聚作用。别林斯基在《戏剧诗歌》中说:"朴素、简单和情节的统一性(也就是意味着基本概念的统一性)必须是构成戏剧的主要条件之一;在它里面,一切都必须朝向一个目标,一个意图。"美国戏剧理论家劳逊在《戏剧与电影的剧作理论与技巧》中说:"在实践中,真正的统一性必须来自主题和动作的结合;""将动作集结在一个特定的目的上就构成了作为戏剧本质的完整运动。"李渔说:"主脑非他,即作者立言之本意也",又说贯串全剧的"一人一事,即作传奇之主脑也"。这些见解都强调了行动的整一与主题思想的关系。

为您推荐

新中国剧社

新中国剧社 : 中国话剧团体。1941年皖南事变后,由杜宣、许秉铎、严恭、石联星等人于同年秋在桂林组成。   1941年10月,剧社首演陈白尘的《大地回春》后,投资人李文钊因无力负担剧社的经济责任,退出剧社。..

新加坡戏剧

新加坡戏剧 : 新加坡是多民族国家,华语话剧在剧坛上占主导地位。1919年,演出了《傻儿福》、《灾民泪》等话剧。30年代初开始公演具有地方色彩的《绿林中》和《兄妹之爱》等。1937年中国"七七"事变后,许多剧团..

雅里,A.

雅里,A. :   法国剧作家。1873年9月8日生于拉瓦尔。写过诗歌、小说,主要以创作一系列以梅尔·于比为主角的讽刺喜剧而享誉一时。一生以卖文为生,末期亦曾以译书糊口。因酒精中毒及肺病,于1907年11月1日死于?..

雅典酒神剧场

小仲马

小仲马 :   法国作家、戏剧家。亚历山大·仲马的俗称。著名长篇小说《三个火枪手》、《基度山伯爵》的作者亚历山大·仲马的儿子,因与父名相同,世人以"大"、"小"仲马加以区别。   1823年,大仲马在巴黎..

《新局长到来之前》

《新局长到来之前》 : 中国独幕话剧。作者何求。中国青年艺术剧院1955年首演。剧本首先发表在1955年《剧本》月刊第6期,后收入中国作家协会编辑的《独幕剧选(1954~1955)》中。剧本译成英文,收入北京外文出版..

新舞台

新舞台 : 中国第一座有镜框式舞台的剧场及演出团体。建于1908年。它的建造借鉴了日本的西式剧场,是中国第一个把剧场的传统名称"茶园"改为"舞台"的。创始人有著名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珊、夏月润。主要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