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生豪(1912~1944)

    朱生豪(1912~1944) : 中国翻译家。浙江嘉兴人。1912年2月2日出生于一没落小商人家庭。幼失父母,生活贫苦而能力学。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选修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1933年秋到上海世界书局任英文编辑,有感于当时中国没有一个完整的莎士比亚戏剧全集译本,决意用业余时间翻译一部明白晓畅、忠实原文意趣的散文体莎剧全集。但他这一工作在旧社会恶劣条件下,备受挫折。1937年"八·一三"事变,他已译出的喜剧9种和多年苦心搜集的资料全部毁于炮火。1939年上半年,他在《中美日报》编写短评,宣传抗日,莎剧翻译不得不暂时停顿。1941年日寇占领上海租界,他再度失业,在经济状况极端困难下,重译毁于炮火的喜剧。1943年回到嘉兴老家后闭门不出,全力翻译莎剧。到1944年上半年,他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以惊人的毅力,译出W.莎士比亚全部剧作37部中的喜剧13部、悲剧10部、传奇剧4部和历史剧4部共31部,唯有历史剧中《理查三世》、《亨利五世》、《亨利六世》(上中下)和《亨利八世》6部尚缺。大功垂成,而他的病情已发展为结核性肋膜炎及肺结核、肠结核的并发症,终于1944年12月26日长辞人世,年仅32岁。
  朱生豪所译31种莎剧,世界书局于1947~1948年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全集》1~3辑,1954年作家出版社又出版了《莎士比亚戏剧集》1~12卷。1978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对朱译本作了校订,补充了所缺的6部历史剧和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及杂诗,出版了《莎士比亚全集》1~11卷。 朱生豪作为中国翻译莎士比亚戏剧的先行者和主要翻译者,对推动我国的莎剧演出、研究和促进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巨大贡献。
  朱译莎剧除忠实原作之外,最大特点是由于译者对中国古典文学有较高修养,文字表达能力强,在翻译中善于以典雅的、富于中国气派并符合民族欣赏习惯的适当语句,恰当地表达原作的精神,使译文流畅、生动,有很强的感染力,给人以美的享受。但是,由于译者受当时种种条件限制,译本中也存在不少误译、漏译、删节的缺点。对此,新版的《莎士比亚全集》大都作了修订或补充。

为您推荐

朱琳(1923~  )

朱琳(1923~  ) :   中国话剧演员。1923年4月7日生于江苏海州市。幼时就学于淮阴县。   抗日战争爆发后,朱琳参加长虹剧社,演出过《暴风雨》、《放下你的鞭子》等剧。1938年初在武汉参加东北抗日救亡总..

德米特里耶夫,В.В.

德米特里耶夫,В.В. : 苏联舞台美术家。1900年 7月31日生于莫斯科。早年曾在В.Э.梅耶荷德领导的鲍罗丁街戏剧研究所学习舞台装置,后入彼得格勒业余美术学校学习绘画。1917年开始舞台美术创作活动,1928~1929..

朱端钧(1907~1978)

朱端钧(1907~1978) :   中国话剧导演、戏剧教育家。字公吕。浙江余姚人。早年在上海复旦大学就学和任助教期间,在洪深指导下,组织复旦剧社,参与导演《西哈诺》、《五奎桥》等戏。当时他与洪深以光明剧社的名..

德尔格尔登,R.

德·菲利波,E.

德·菲利波,E. : 意大利喜剧家。那不勒斯人。1930年,同他的姐姐喜剧演员蒂蒂娜(1898~1963)、弟弟佩皮诺(1903~ )一起组织德·菲利波剧团。他继承和发扬意大利民族和民间戏剧传统,主张喜剧应尽量贴近生活,贴近..

自然主义戏剧

自然主义戏剧 : 戏剧流派之一。在欧洲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后产生的自然主义文艺思潮中形成。它是以否定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戏剧的面目出现的。其基本特征是:反对采用历史题材和神话传说,主张再现现实生活的片..

德尔日奇,M.

德尔日奇,M. : 南斯拉夫喜剧家。生于杜布洛夫尼克城的富商之家,当过神父,卒于威尼斯。   德尔日奇的文学活动从写作爱情诗和话剧开始,转向具有田园诗意的作品创作和喜剧创作后很快成为名作家。在具有田园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