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特克,P.

    汉特克,P. :   奥地利剧作家、小说家。生于格里芬。1961年入格拉茨大学攻读法律。60年代末期在联邦德国参加青年运动,并开始文学创作。在理论上他反对"介入文学",猛烈抨击"左派文学",同时又自称信仰"自由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他的美学主张和创作实践,明显地带有对传统和习惯挑战的性质。最初的剧本《预言》(1966)既没有情节,也没有人物,是由一连串的谚语、套话、陈词滥调组成的语言流。《自咎》(1966)被汉特克称为对天主教会的忏悔和在独裁政权面前自怨自艾的"形式的模仿"。《骂观众》(1966)使他一举成名,他自称这是一出"说话剧",剧本既没有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人物和对话,只有4名演员站在舞台上宣讲作者反幻觉主义的戏剧观。作者试图对传统的表演与接受方式进行原则性的批判,让观众摆脱被动接受的地位,让舞台成为对现实的否定。《卡斯帕尔》(1968)是他影响最大并引起严肃讨论的作品,作者在剧中展示了语言对人的折磨和现代资本主义"舆论工业"对于人的思维的控制。《被保护人要作保护人》采用哑剧形式,以比喻和寓意的手法,表现了主人与仆人之间的关系。作者一方面继续其反传统戏剧的实验,另一方面则又不厌其详地表演那些无关紧要的行为过程。《随想曲》(1970)由意思不连贯的语言构成,以展示他反对传统戏剧规则的意图。《驰骋在博登湖上》(1971)表现人是怎样变成套话和繁文缛节的奴隶的。作者并未采用虚拟的情节和人物,而是借助一个抽象模式,把各种各样行为和说话用蒙太奇手法串连在一起。《无理性的人都死光了》(1974)借即将死亡的大资本家克维特的故事,表现了晚期资本主义社会的全面异化和即将灭亡的各种征兆。这出戏被认为是作者摆脱早期戏剧风格的标志。
  汉特克的"说话剧"实际上是语言的蒙太奇,他是根据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批判哲学",从语言和行为结构入手,再现现实,揶揄现实的。70年代后期以来,汉特克主要从事小说、散文创作,偶而也写写广播剧。

为您推荐

汉斯伯里,L.

汉斯伯里,L. : 美国剧作家。是第一个在百老汇演出并获得巨大成功的黑人女剧作家。生于芝加哥,父亲是富裕的地产经纪人。汉斯伯里上过几所大专院校,学过舞台设计和绘画,1950年搬到纽约,1959年她的处女作《太阳下..

贺孟斧(1911~1945)

贺孟斧(1911~1945) : 中国舞台美术家、话剧导演。原名善柯。江苏武进人。1931年毕业于国立北平大学艺术学院戏剧系。曾在上海联华影片公司、成都西北影片公司工作,与赵丹、章泯等人一起组织上海星期实验小剧..

汉姆生,K.

汉姆生,K. : 挪威剧作家、小说家、诗人。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没受过学校教育。19岁时他的一首长诗和一部小说出版后,开始了十几年的流浪生涯。19世纪80年代,两次到美国,当过农业工人和电车售票员,也作过关于文学..

傅铎(1917~  )

广播剧

广播剧 : 用机械手段录制的戏剧形式之一。它是听觉艺术,运用语言、音乐、音响效果和录音技术描绘生活场景,展现故事情节,塑造人物形象,并通过无线电广播传达给听众。1924年1月,英国广播公司播出的《危险》(查德..

海因茨,W.

海因茨,W.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演员、导演、剧院领导人。祖籍奥地利,早年曾在维也纳、柏林当演员。1933年流亡瑞士,与导演W.朗豪夫一起受聘于苏黎士剧院。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重返维也纳,先后在人民剧院和斯卡..

哈克斯,P.

哈克斯,P. :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剧作家。生于西里西亚布雷斯劳一律师家庭,1945年后举家迁往联邦德国,在慕尼黑大学攻读哲学、社会学和戏剧,1951年获哲学博士学位。1955年迁居东柏林,先后在柏林剧团、德意志剧院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