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线剧社

    火线剧社 : 中国综合性文艺团体。前身为河北人民自卫军宣传队及少年先锋队,成立于1937年11月。1938年初改称火线剧团,王林任团长,曾演出话剧《活路》、《自取》、《警号》、《家贼难防》。同年10月,该团与冀中军区宣传大队正式合编为火线剧社,属冀中军区领导,陈乔、王炎、崔嵬、傅铎等先后任社长,主要成员有苏路、路玲、田风、王涛、侯金镜、凌子风、张子舫、海默、远千里等。1940年3~9月,剧社到华北联合大学文艺部集体进修。1949年,冀中军区整编,原火线剧社建制取消。
  火线剧社是冀中抗日根据地最大的文艺团体,下分演剧、美术宣传等3个中队。他们以"抗日高于一切,一切服从抗日"为宗旨,积极配合部队的政治任务进行宣传鼓动工作。其活动形式多种多样,有话剧、京剧、歌剧、活报剧、歌曲、舞蹈、曲艺等。剧社经常随部队活动,并及时创作、演出一些反映部队生活和根据地农村生活的话剧,以鼓舞部队士气,提高农民的阶级觉悟,增强军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如1941年10月,为悼念冀中回民支队司令员马本斋的母亲,剧社创作了大型话剧《马母》(陈乔创作),在追悼大会上演出;胡丹沸等创作了《把眼光放远一点》,多次在部队和农村演出,产生了很大影响,曾获得1943年晋察冀鲁迅文艺奖金的季度奖。此外,剧社曾多次去冀中地区的任丘、大成、易县、白洋淀等地巡回演出,上演了话剧《太平花》及《仇》(陈乔创作)、《冲破黎明前的黑暗》(傅铎创作)和歌剧《王秀鸾》(傅铎创作)等。这些剧作,主题思想明确,生活气息浓郁,语言生动,深受人民群众的欢迎。
  火线剧社成立于抗战初期,它从一开始就自觉地把创作和演出活动同抗战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以文艺为武器,宣传抗日,教育群众,打击敌人,为抗战做出了贡献。

为您推荐

胡可(1921~  )

胡可(1921~  ) :   中国剧作家。满族。 1921年2月28日生于山东省益都县。少年时代肄业于山东省立第十中学和第一中学。抗日战争爆发后投笔从戎,于1937年秋参加北平郊区的抗日游击队,同年12月到晋察冀边区..

黑非洲戏剧

黑非洲戏剧 : 黑非洲早就存在一些娱乐性或宗教性的原始戏剧活动,属于传统的口头文学范围。现代非洲戏剧则诞生于20世纪30年代。1931年,一个喜爱戏剧的教师夏尔·贝阿尔来到象牙海岸的班热维尔学校,对非洲戏剧..

胡朋(1916~  )

胡朋(1916~  ) :   中国话剧、电影演员。生于1916年4月28日,原名初韫诚。山东莱阳县人。高中毕业后在上海教书,并参加救亡演剧活动。抗日战争爆发后赴延安学习,于1939年初,从抗日军政大学毕业到晋察冀军区..

海斯,H.

胡宗温(1922~  )

胡宗温(1922~  ) :  中国话剧演员、1922年11月8日生于湖北汉口。1937年抗战爆发后,在武昌参加抗敌演剧三队(后改为二队),随队在太行、吕梁山区坚持抗日宣传活动。演出的剧目有《打鬼子去》、《老三》、《..

河竹繁俊(1889~1967)

河竹繁俊(1889~1967) : 日本戏剧史家、文学博士。原名市村繁俊,曾用名吉村繁俊。生于长野县(今饭田市),1911年早稻田大学英文科毕业,1909年兼在文艺协会戏剧研究所学习,文艺协会演出H.易卜生的《玩偶之家》时任..

黑伍德,J.

黑伍德,J. : 英国剧作家。写过许多短剧或"插剧"。这些剧本标志着英国戏剧已由中世纪过渡到伊丽莎白时期的喜剧时代,其中最著名的一部名为《四个P的戏》。剧中4个角色的名字都以"P"打头,一个行脚僧,一个卖赎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