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场

    剧场 : 观众观赏演出的场所。此词源于希腊文的Theatron。意为"一个为了看的地方"。中国原有"茶园"、"戏楼"或"戏园"等名称,现统称剧场。古代或现代的剧场至少由两个部分构成:一是进行演出的地方,即舞台,二是观看演出的地方,即观众席。
  外国古代及近代剧场  公元前5世纪,最早的剧场建筑出现于古希腊。雅典人用石头建成的酒神剧场依山而筑,可容万人的观众席靠在接近于扇形的山坡上。演员与合唱队则在山脚下的园形平地上表演,圆场后面围以木制屏障式帐篷,是演员更换面具及服装的场所,后圆场又被改建为平台,专供演员表演之用,台后有高墙作为背景。
  最早的古罗马剧场建成于公元前55年,舞台的后墙上筑有柱式拱门和列柱,原来希腊剧场的"圆场",改为罗马贵族用的半圆形坐席。
  古希腊与古罗马的剧场建筑对后来的剧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英国和尼德兰地区演出神秘剧时使用移动的舞台,将舞台放在一系列彩车上,每辆彩车上表现连续故事的某一重要场面,在广场上演出。
  民间的流浪剧团曾遭受教会势力迫害,但他们上演的世俗故事深受欢迎。他们的舞台搭在广场上,三面对向观众,能容更多的人看戏。
  15~16世纪,在民间戏剧逐渐展开的同时,封建宫廷大厅中也经常表演娱乐性或庆典性节目。


  从古希腊的露天剧场开始直至中世纪剧场建筑仍多属露天型格式,舞台向观众敞开而不封闭,以便于观众与演员之间的交流。
  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的一些学者开始上演古罗马剧作。建筑师包拉弟奥仿照罗马模式建成了奥林匹克剧场,在舞台上添加了有透视感的背景建筑。建筑师阿利奥提于1618年在帕尔玛建起了第一个带有固定镜框式的舞台,从而为使用幻觉性透视布景创造了条件。英国伦敦民间的剧场也十分发达,建于泰晤士河南岸的露天剧场如天鹅、环球等剧场不下9家,而室内剧场则有黑僧剧场等。露天剧场的舞台分为内外两部,内舞台又分成上下两层,舞台三面开敞,观众席分成环绕院落的几层阁楼和舞台周围的平地两部分,贵族有时登上舞台看戏。


  17~19世纪,意大利式的剧院建筑几乎遍及欧洲各国。意大利的名建筑师们如比比耶那家族、布尔那契尼等纷纷报聘欧洲为宫廷效力,影响颇广。当时典型的剧场形式是:马蹄形观众厅面对镜框舞台,主台面积较大,天顶较低,台框接近于正方形,主台后设附台以加大布景的深度;舞台台板有坡度,使用烛光和油灯为舞台光源;观众厅的三面围以多层的巴洛克式的鸽笼包箱,装修富丽堂皇。
  当时英国剧场与欧洲巴洛克式剧场不同之处在于:英国舞台保持镜框式台口前的大台唇,台后两侧设有上下场用的门洞。包箱的层数较少。进入19世纪后,欧洲因工业发展、人口剧增,剧场向大型发展。舞台照明改用煤气灯光源。当时著名的剧院有彼得堡的玛丽斯基剧场(1828)、马德里的歌剧院(1850)、莫斯科大剧院(1856)、伦敦重建的卡文公园剧院(1858)、维也纳宫廷歌剧院(1869)等。而建于1874年的巴黎大歌剧院,规模宏大、装饰庄严华丽,在当时的欧洲剧场中居首要地位,影响较大。
  外国现代剧场  1876年德国的贝若特节日剧院为现代剧场建筑的开端。它取消了传统的小包箱格局,观众席改用扇形平面,改善了观众的视听条件,对后来的剧场影响很大。
  现代化剧场的标志之一是电力能源的利用。1884年在奥匈帝国的布达佩斯歌剧院舞台上,安装了包括有水力液压的升降台、吊杆等"阿斯伐利亚机械体系"。1886年德国工程师劳顿什拉格改进了日本的木制转台代之以电力推动的钢铁框架转台。1913年德累斯顿话剧院安装了有车台、升降台的混合型机械舞台和碗形天幕,充分利用了舞台空间。剧场现代化的另一标志是新戏剧观念的出现与新流派的崛起。进入20世纪以来,剧场的建筑设计是沿着不同道路发展的,其中部分剧场以镜框式舞台为基本形式,改进其功能和形式,有些专业的话剧剧场则向非镜框式舞台的方向进行探索。


  19世纪初的导演如德国的因默曼、英国的戈德温等人以演出莎士比亚剧本为目的对镜框式舞台进行了改革,这是自文艺复兴之后非镜框式舞台之复现。进入20世纪后,一批适应新演出形式的试验性剧场应运而生,如巴黎的老鸽巢剧院,就是以不同平台、踏步组合而成的开放性舞台代替了镜框式舞台。德国的柏林德意志大话剧院是首先使用升降的观众席和伸出式台口的剧场。1927年德国建筑家计划筹建的总体剧院是属于非镜框式舞台的多功能剧场,其中的观众席可根据演出需要左右转动或上下升降;舞台形式也不固定,它可变为终端式舞台、伸出式舞台或中心舞台以及镜框舞台;投影屏幕设置于观众席周围,借以创造戏剧环境。该剧场虽未能建成,但它的卓越设计构思却颇有影响。1932年苏联导演主持下的现实主义剧院,可以根据不同的演出要求,重新安排观众席与舞台的相互位置。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或战争之中拥有非镜框式舞台的还有莫斯科的梅耶荷德剧院、华盛顿大学的中心舞台剧场、瑞典的玛尔摩剧场的伸出式舞台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被严重破坏了的各国剧场进行了新建、重建和改建。到50年代初,世界上仍以镜框舞台的剧场为最多,其中一部分保留了17世纪以来的鸽笼式包箱,但舞台已进行现代化的改建;另一部分是完全新型的,以德国的德绍剧院开始的"品"字形舞台平面格局为许多剧场所接受。与此同时许多剧场的设备都利用了科学技术的最新成就。
  50年代中期以后。面临影视事业的竞争,新建的剧场首先必须解决演员与观众之间的交流问题。非镜框式舞台主要有5类:①兼有镜框式与伸出式舞台特点的剧场,即传统舞台加突出的可升降的伸出台唇。②不设景区的伸出式舞台。其布局接近古代希腊剧场。③中心式舞台。舞台位于剧场中心,四周设观众席,如美国华盛顿中心舞台剧场。④终端式舞台。将舞台按照课堂的方法建造于剧场的终端,它沿着观众席两旁的墙壁向前延伸,使演员更为接近观众,如伦敦的美人鱼剧场。⑤可变式舞台。随着实验性戏剧的大量出现,能适应演出形式的多变性舞台也应运而生,如美国弗吉尼亚艺术协会剧场的观众席被分成240块1.2米见方的活动地板,将部分地板升起即可组成演出的舞台式不同坡度的观众席,使舞台与观众之间无固定界线。这类剧场的形式几乎无雷同者。
  60年代以来,西方新建的剧场中多附设一个或几个实验性小剧场,也有的将剧场、音乐厅等建筑组成为多功能的文化中心,如伦敦的国立剧场即由三个不同形式的剧场组成。而纽约的林肯中心则由两座镜框式舞台剧场、两座伸出式舞台剧场、博物馆、音乐厅、音乐学院等单元组合而成。70年代中又涌现出各式小型剧团,它们充分利用旧的教堂建筑、仓库、车间、咖啡馆等地进行演出。由各方面专家协同设计与安排,使剧场走向了多元化与多样化的道路。


  中国剧场  中国的剧场历史可上溯汉唐时代。汉代的百戏上演有"看棚",隋唐则有戏场、"乐棚"。敦煌石窟中绘有唐代露天舞台的形象。宋代城市中设瓦舍、勾栏,其建筑结构虽简陋,但已将舞台部分与观众席共同置于剧场建筑的室内,舞台后面有演员上下的门道,台口三面向观众敞开,后来成为宋、元、明、清各朝代中国戏曲剧场的基本格局。露天剧场一般建于庙宇内外和农村的集市上。观众在露天看戏,而舞台则是有屋顶覆盖的庙台、舞亭或戏楼。


  现存清代的宫廷剧场以北京故宫宁寿宫中畅音阁的三层楼大戏台为代表;府邸剧场则以扬州何园的水上戏台和北京恭王府戏台为典型。营业性民间剧场最早源自茶园、酒楼中附设的舞台,一般都有三面敞开式的舞台,观众席中往往设单层楼座,可以北京的查楼(广和楼)为代表。各地的专业或地方会馆中也多建有小型剧场,作为同乡同业集会娱乐场所,如北京的湖广会馆、天津的广东会馆等。


  中国的传统舞台是为适应中国的戏曲表演体系而建立的。舞台主要是提供一个不受时空限制的中性表演场地,以便演员们能更好地发挥程式化的表演艺术。
  1909年上海的新舞台首次应用西方的镜框式舞台、转台、天桥等舞台结构,并运用了绘画性背景,但同时又保留了突出的台唇以配合戏曲表演的需要。随之先后在上海、武汉、西安、天津、北京等地建起了大量的所谓改良式剧场,舞台面积一般较小,楼上下的观众席形式参照了西方剧场。镜框式舞台深度不大,往往具有围以金属栏杆的大台唇,舞台照明原以汽灯为光源,后全部改用平光的电灯。


  1925年,余上沅、赵太侔等人改建了北京艺术专门学校的礼堂,成为具有镜框式台口及第一个硬质固定天幕的专业话剧剧场。抗日战争后期,重庆市又相继建成了抗建堂和青年馆等专业话剧场。但规模都很小,舞台深度不过10米左右。
  1949年后,逐渐改善了剧场建筑。1953年后建造的北京天桥剧场、首都剧场、民族文化宫等剧场的舞台宽度与深度,都分别不小于22米和16.5米,除镜框式舞台外,还安装了假台口、吊杆、天幕和转台等舞台设备,其他如灯光设备与剧场视听条件都达到当时的国际标准。
  1953年后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颁发的剧场建筑标准要求,各地新建剧场都扩大了舞台及后台的空间,完善了舞台技术及音响、视线、防火等设备。各大城市如武汉、乌鲁木齐、天津、沈阳、长春、济南等地都先后建起了符合标准的新剧场。1959年北京建成了庞大的人民大会堂,60年代广州建成了庭园式的友谊剧院。其他如广西的南宁剧场、桂林的漓江剧院、杭州的杭州剧院都具有较好的舞台条件。1983年北京中央戏剧学院实验剧场首次建成了升降台、转台和车台的混合型机械舞台。1984年为演出大型歌舞而建造的中国大剧院机械化、电气化的程度较高和较为完善。1985年全国已有剧场、俱乐部等可供演出的场所有6684座,其中多数为镜框式舞台,其形式过于单一,舞台设备、灯光条件都还有待进一步改进。

为您推荐

菊池宽(1888~1948)

菊池宽(1888~1948) : 日本小说家、剧作家。曾用笔名菊池比吕志、草田杜太郎。生于香川县高松市。1916年毕业于京都大学英文科,毕业论文是《英国及爱尔兰的近代剧》。在学习期间,曾与芥川龙之介等主办第三次..

江村(1917~1944)

江村(1917~1944) : 中国话剧演员。原名蕴。江苏省南通人,1938年毕业于重庆的国立戏剧学校,后加入上海业余剧人协会,曾在成都参加演出《雷雨》、《日出》等剧,还为电台导演《黄金时代》。回重庆后参加演出《阿..

柬埔寨戏剧

柬埔寨戏剧 : 大约产生在公元10世纪吴哥王朝初期。著名的古典戏剧《林恰的故事》受印度史诗《罗摩衍那》的影响,人物及故事情节的安排和语言的运用融合了高棉民族的传统文化。吴哥时期的国王杰耶跋摩七世(1..

焦菊隐(1905~1975)

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文艺演出

建国三十周年献礼文艺演出 :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为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30周年,在北京举行的一次大规模文艺献礼演出活动。文化部会同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北京市文化局负责组织工作。献礼演出活动..

加韦拉

加韦拉 : 南斯拉夫导演、戏剧活动家、戏剧理论家。1914年开始导演工作,1922~1926年任扎格勒布话剧团经理,1926年后领导贝尔格莱德民族剧院,为南斯拉夫人民导演了不少好戏。此后他还曾在萨格勒布、萨拉热窝、保..

捷克斯洛伐克戏剧

捷克斯洛伐克戏剧 : 捷克戏剧5~9世纪初,捷克氏族社会的一些习俗和原始宗教仪式含有一定戏剧因素。9世纪后,基督教传入捷克,宗教剧大量涌现,保留剧目是《三位玛丽娅》。14世纪下半叶,市民戏剧兴起,开始用捷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