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见《唐风·扬之水》一章。
素衣朱襮,诸侯之服。言晋人将以诸侯之服,进于桓叔,从桓叔于曲沃。《诗序》:“刺晋昭公也。昭公分国以封沃,沃盛强,昭公微弱,国人将叛而归沃焉。”毛《传》:“封沃者,封叔父桓叔也。沃,曲沃,晋之邑也。”孔《疏》:“昭公分其国地以封沃国,谓封叔父桓父于曲沃之邑也。桓叔有德,沃是大都,沃国日以盛强,昭公国既削小,身又无德,其国日以微弱,故晋国之人皆将叛而归于沃国焉。昭公分国封沃已为不可,国人将叛又不能抚之也,故刺之。
”朱熹《集传》:“襮,领也。诸侯之服,绣黼领而丹。朱,纯也。
子,指桓叔也。沃,曲沃也。晋昭侯封其叔父成师于曲沃,是为桓叔。其后沃盛强而晋微弱,国人将叛而归之,故作此诗。
”《左传·桓公二年》:“初,晋穆侯之夫人姜氏,以条之役生太子,命之曰仇;其弟以千亩之战生,命之曰成师。师服曰:‘异哉,君之名子也。
夫名以制义,义以出礼,礼以体政,政以正民,是以政成而民听,易则生乱。嘉耦曰妃,怨耦曰仇。
古之命也。
今君命太子曰仇,弟曰成师,始兆乱矣,兄其替乎?’惠之二十四年,晋始乱,封桓叔于曲沃。师服曰:‘吾闻国家之立也,本大而末小,是以能固,故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今晋,甸侯也。
而建国,本既弱矣,其能久乎?’惠之三十年,晋潘父弑昭侯而立桓叔,不克。(昭侯,文侯之子,桓叔之侄。)晋人立孝侯,惠之四十五年,曲沃庄伯伐翼,弑孝侯。”录以备考。曲沃,今之山西省闻喜县东。《汉书·地理志》:“河东闻喜县,故曲沃也。武帝元鼎六年行过更名。”应劭注:“武帝于此闻南越破,改曰闻喜。”王先谦《集疏》:“曲沃,今山西绛州闻喜县东左邑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