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失其中正之心。
《卫风·氓》四章:“士也罔极,二三其德。”毛《传》:“极,中也。”王先谦《集疏》:“汝之心失其中,不专一其德而有二三耳。”《魏风·园有桃》二章:“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毛《传》:“极,中也。”王先谦《集疏》:“罔极,失其中正之心。”《大雅·桑柔》十五章:“民之罔极,职凉善背。”郑《笺》:“民之行失其中者,主由为政者信用小人,工相欺违。”方玉润《诗经原始》:“职,专也。凉,郑读为谅,信也。
”②没有穷极。《小雅·何人斯》八章:“有腼面目,视人罔极。”毛《传》:“腼,姡也。”郑《笺》:“姡然有面目,女乃人也。人相视无有极时,终必与女相见。
”朱熹《集传》:“没有穷极之时。”《小雅·蓼莪》四章:“欲报之德,昊天罔极。”郑《笺》:“言欲报父母是德,昊天乎我心无极。”朱熹《集传》:“罔,无;极,穷也。言父母之恩如此,欲报之以德,而其恩之大,如天无穷,不知所以为报也。
”《小雅·青蝇》二章:“谗人罔极,交乱四国。”《玉篇》:“极,尽也。”毛《传》:“极,犹‘已’也。”③为恶不止之人。
《大雅·民劳》三章:“无纵诡随,以谨罔极。”郑《笺》:“罔,无;极,中也。无中所行,不得中正。”朱熹《集传》:“诡随,不顾是非而妄随人也。谨,敛束之意。罔极,为恶无穷极之人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