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29-
【介绍】:
浙江省萧山县人。
受爱好文学的家庭影响,自幼喜欢写作。读初中时就有作品发表在《开明少年》和《中学生》上。1947年考入杭州师范学校,写出第一篇童话《百支光和五支光》,很快成为《小朋友》的基本作者。1949年秋参加共青团浙江省委工作,从事建团试点工作和团刊编辑、采访工作,在报刊上发表过一些文艺宣传作品。
1950年重新开始创作儿童文学。1953年10月调往上海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先后担任过文学编辑室和《少年文艺》编辑部的编辑。
1958年曾到浙江绍兴深入生活。1959年任《少年文艺》主编。
“文化革命”期间,创作停顿。
粉碎“四人帮”后,先后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少年儿童出版社工作,现为少年儿童出版社总编辑。
他的主要儿童文学作品有:《红泥岭的故事》(散文集,1951年)、《我们都爱毛主席》(小说,1954年)、《我们的田庄》(小说,1954年)、《秧田发绿的时候》(短篇小说集,1956年)、《桃子熟了》(儿童剧,1956年)、《他们在创造奇迹》(报告文学,1958年)、《童年时代的朋友》(散文集,1958年)、《蟋蟀及其他》(作品选集,1959年)、《山岗上的星》(散文集,1962年)、《蟋蟀》(作品选集,1979年)、《少先队员的心灵》(小说,1983年)、《喀戎在挣扎》(小说,1984年)等,其中小说《蟋蟀》获第二次全国儿童文学创作评奖一等奖。此外他着有儿童文学理论着作:《儿童小说的构思和人物形象》(1962年)、《儿童小说创作论》(198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