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特林克:比利时法语诗人、作家。生于根特市,曾从事律师工作,后到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活动,并移居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美国。1947年回到欧洲,在法国的尼斯去逝。他一生的创作,主要基调是象征主义,处处显示资产阶级没落的心理,有时也鞭挞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些腐朽现象。在艺术上不满陈旧的手法,给比利时文学添了新的光彩。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 欢迎来到文学网!
梅特林克:比利时法语诗人、作家。生于根特市,曾从事律师工作,后到巴黎参加象征派文学活动,并移居巴黎。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流亡美国。1947年回到欧洲,在法国的尼斯去逝。他一生的创作,主要基调是象征主义,处处显示资产阶级没落的心理,有时也鞭挞了资本主义世界的某些腐朽现象。在艺术上不满陈旧的手法,给比利时文学添了新的光彩。1911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金。
比昂松:挪威诗人、剧作家、小说家、社会活动家。生在乡村牧师家庭,在学生时期开始文学生涯,并积极投身争取挪威的民族独立斗争,参加了左翼资产阶级政党自由党。在晚年仍然坚持不懈地战斗,支持芬兰人民反对沙皇的侵略,..
叶赛宁:苏联诗人。出生在农民家庭,因家贫自幼寄养在外祖父家里。9岁开始写诗,18岁时给杂志投稿,但未采用。19岁时,受到著名诗人勃洛克的赏识,称他为“天才的农民诗人”。1919年和其他人一起发表了关于意象主义的宣言。..
奈兹瓦尔:捷克诗人。在20年代,奈兹瓦尔热衷于“诗歌主义”,追求诗的纯艺术。用飘忽不定的零碎意念,表达主观感受,成为当时捷克诗坛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在德国法西斯侵占捷克斯洛伐克的严重关头,他正视严酷的现实,与..
裴多菲:匈牙利诗人。出生于一个贫困的屠户家庭,从小过着困苦的生活,和农民有密切的来往。这对他的创作产生极大的影响。他做过演员、当过兵,多方面接触社会各阶层人物的生活。1842年5月,在《艺苑》杂志发表第一首诗《..
施巴乔夫:苏联俄罗斯诗人。在农民家庭出生,曾在红军服役十多年,丰富的战斗经历,使他的诗篇有昂扬的革命气质,对爱情、友谊、劳动的歌唱,也是乐观、欢快的。《诗集》获1949年度斯大林奖金,《帕甫利克·莫罗佐夫》获19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