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涅 : 德国革命民主主义诗人。1797年12月13日出生于杜塞尔多夫一个犹太商人家庭。中学毕业后,父母要他经商;1816年去汉堡叔父的银行工作,爱上了堂妹,开始写抒情诗。1819年秋经叔父同意入波恩大学学习法律,听奥·威·施莱格尔的德国语言史课,并经常来往,因而受浪漫派的影响。后来他又入格廷根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听过黑格尔的哲学课,并参加柏林的文学沙龙。1825年接受基督教洗礼,同年获法学博士学位。在1821至1830年期间,海涅曾到德国各地和波兰、英国、意大利旅行;1824年秋途经魏玛时曾访问年迈的歌德。1822年他的第一部《诗集》在柏林出版,次年又出版《悲剧一抒情插曲》。1827年他把早期的抒情诗汇集在一起,题名《歌集》在汉堡出版,引起轰动,奠定了在文坛上的地位。这时期,他又创作了一系列散文游记,如《哈尔茨山游记》(1826)、《观念一勒·格朗集》(1827)、《从慕尼黑到热那亚的旅行》(1829)和《卢卡浴场》(1829)等,这些作品分别以《旅行记》第1,2,3卷出版(1831年又出版1卷补遗),也引起巨大反响。海涅这个时期的抒情诗和游记,大都抒写他个人的经历、感受、憧憬,感情真挚,语言优美,并具有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他的许多抒情诗被谱成乐曲,广为流传。
1830年法国爆发7月革命,海涅深受鼓舞,决定前往巴黎。1831年5月他到达巴黎,在这里结识大仲马、贝朗瑞、乔治·桑、巴尔扎克、雨果等作家和李斯特、肖邦等音乐家,并与空想社会主义者交往。这时,他在奥格斯堡的《总汇日报》上陆续发表《法兰西现状》(1833);为法国报刊撰写介绍德国的文章,后来扩充为《论德国宗教和哲学的历史》(1835)和《论浪漫派》(1836)两本专著。海涅的作品,1835年被德意志联邦议会查禁。流亡作家伯尔纳发表《巴黎信札》,否定德国文化传统,并攻击海涅;两人发生论争。海涅写了《路德维希·伯尔纳,一份备忘录》,在伯尔纳去世后1840年发表。为了和激进派诗人内容空洞的“倾向诗”进行斗争,他写了长诗《阿塔·特罗尔,一个仲夏夜的梦》(1843)。
1843年底,海涅和马克思结识,使他诗歌创作达到新的高峰。这个时期,他发表了《新诗集》(1844),其中包括一部分以《时代的诗》命名的政治诗,和长诗《德国,一个冬天的童话》(1844)。这些诗歌在思想内容和艺术技巧两方面都取得很高成就,成为1848年革命前夕时代的最强音。48年革命失败,海涅的身体也愈来愈坏,但他忍受瘫痪的痛苦,仍用口授方式创作了许多优秀的诗篇,其中包括《罗曼采罗》(1851)、《1853至1854年诗集》和一些遗诗。这些诗歌中虽有悲愤忧郁之作,但大多数仍充满战斗的豪情,对祖国和人类的未来具有坚定的信心。1856年2月17日海涅在巴黎逝世。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