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望舒 : 中国现代诗人、翻译家。笔名艾昂甫、江思、蠖庐等。浙江杭县人。1923年进上海大学中文系。1925年进上海复旦大学学习法文,翌年就读该校法科。曾参加过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左联。1932年赴法国留学,其间曾去西班牙旅行。1935年回国,1936年创办《新诗》月刊。抗战爆发后去香港,主编《星岛日报》文艺副刊《星座》,并与许地山负责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香港分会的工作。1941年因宣传抗日被捕入狱。抗战胜利又因参加民主运动受到国民党的通缉。1949年出席了第一次全国文代会。诗歌创作较明显地呈现为三个阶段:以诗集《我的记忆》(1929)中前两辑为代表的第一个阶段,表现青年人的迷惘、忧伤,兼有中国古典诗词与西方浪漫派、象征派的痕迹,重视音律美。主要以《望舒草》(1933)为代表的第二个阶段,痛苦、迷惘情绪加重,艺术上走向成熟,受法国后期象征主义影响较大,主张自由独创的音律。主要以《灾难的岁月》(1948)为代表的第三个阶段,题材扩大,追求主观情绪与客观时代要求的和谐,格调趋于明朗,重新肯定音律美。代表诗篇如《我用我残损的手掌》。其他诗集还有:《望舒诗稿》(1937)、《戴望舒诗选》(1957)、《戴望舒诗集》(1981)。此外,尚有一些散文和大量欧洲、苏俄作家的作品翻译,如保尔·福尔、耶麦、洛尔伽、普希金、波德莱尔等著名诗人的译诗。现有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戴望舒诗全编》。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