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攀龙 : 明代文学家。字于鳞,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幼年丧父,家境贫寒,无力延师,奋力自学。嗜好诗歌,颇有才情。嘉靖二十三年(1544)中进士,初授刑部主事,后历任员外郎、郎中。在任顺德知府时,政绩显著,被提拔为陕西提学副使。不久,因念母,借病归田近10年。于华山、鲍山之间建楼一座,闭门谢客在楼中读书、吟诗。后又被推荐起用为浙江副使,两年后改任参政,又提拔为河南按察使。因母亡故,奔丧还家,哀伤过度,不久去世。在京为官时,先后与谢榛、王世贞、宗臣、徐中行、梁有誉、吴国伦等结社倡诗,七人皆年少有才气,互相标榜,傲视世人,称之“七才子”,即所谓“后七子”。他是“后七子”的领袖之一,主持文坛20年,与王世贞并称“王、李”。他的文学主张过于偏狭,和李梦阳完全一致,宣扬“文必秦汉、诗必盛唐”,推崇汉魏古诗,盛唐近体。他编选历代古诗而成的《古今诗删》,唐以后直接明代,宋元诗一首不选。他还主张作文为了遵守古法,模拟辞藻,宁可损害内容。他的乐府诗剽窃模拟十分严重,散文更是一字一句模拟古人,有的甚至更改数字即为己作,时常诘屈其词,涂饰其字,读之诘屈聱牙。也有一些较好的七律七绝诗,对时政有所暴露,声调清亮,词采俊爽,较有艺术感染力。著作有《沧溟集》30卷。
- 欢迎来到文学网!